那个霹雳布袋戏很好看吗?到底好看在什么地方?( 七 )


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 , 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 。
广义来说 , 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战争 。
蚂蚁和黑猩猩等等生物都有战争行为 。
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 , 是解决纠纷的最暴力的手段 , 是在自然界解决问题的办法手段之一 , 通常被认为是原始社会才会使用的方法 , 由于其造成生命的消失 , 在现代人类社会不被认可 。
战争是极端的行为 , 战争的产生是由主导者为了自己或者集团的利益而发起的行为 , 这种获取利益的行为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获得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战争...
闻一多诗歌(太阳吟)赏析
诗的一至三节算作第一部分 。
写的是诗人清晨从睡梦中醒来 , 猛然间瞥见太阳而生出的一系列感想 。
于是 , 那聊以忘却乡愁的美梦消逝了 , 他又不得不回到这块陌生的土地 , 不得不透过窗户望着那黑气冲天的工业烟囱 。
现实生活的紧张感使他对无觉无知的酣梦格外钟情 , 尽管他并不能永远地陶醉在梦中 , 但这乍然醒来的强烈的不适感却也很自然地让人迁怒于物 。
在他看来 , 太阳的出现实在是太粗暴、太不近人情了 , “刺得我的心痛”!那难捱的白日又要等多久才能结束呢?这个意思在前一首《晴朝》里已经有所表现 。
然后 , 太阳的“热”也为诗人体验到了 。
太阳冉冉升起 , 大地逐渐为之增温 , 那些在花草丛中晶莹闪烁的露珠被烘烤干了 。
但是 , 给万物以生机的太阳于“我”又何干呢?诗人那迎风落泪的眼眶永远都是湿漉漉的 , 太阳的热度还远不足以将它们烘干 。
因为比起故土的温暖来 , 太阳的这点热度实在太不值一提了 。
自闻一多去国离乡以来 , 泪水就常常伴随着他度过了无数个寂寞孤独的日子 。
在《晴朝》中 , 诗人也说:“地球平稳地转着 , /一切的都向朝日微笑;/我也不是不会笑 , /泪珠儿却先滚出来了 。
”不过 , 也有必要指出的是 , 太阳 也烘不干的竟是诗人的“冷泪” , 可见 , 这还不是《晴朝》中滚出来的“泪珠儿” , 它们很可能是诗人梦乡的产物 , 在梦中见到了那想念已久的故乡 , 于是激动得泪如泉涌 , 等到早晨 , 这泪水就已经冰凉冰凉的了 。
接着 , 诗人又把目光投向了已经升入高空的太阳 。
他想到 , 这一天才刚刚开始 , 太阳还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再度没入地平线呢!这“九曲回肠”的“十二个时辰”实在太长太长 , 况且 , 他的留美生涯才刚刚的开始 , 还有漫长的五个年头啊!这整整的五年竟然也都要象这一天似的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度过 , 那又将是怎样的痛苦呀!1992年冬 , 闻一多在一封家书中写道:“一个有思想之中国青年 , 留居美国之滋味 , 非笔墨所能形容 。
……我乃有国之民 , 我有五千年之历史与文化 , 我有何不若彼美人者?将谓吾国人不能制杀人之枪炮遂不若彼之光明磊落乎?总之 , 彼之贱视吾国人者一言难尽 。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缓刑”吧?一般认为 , 诗人所说的“缓刑”就是洋人对中国人的欺侮和岐视 , 即“彼之贱视吾国人” , 这在当时是的确存在的 。
而我又还想强调一点 , 即这样的“岐视”还并不一定都是生活态度上的 , 它更具有一层文化上的涵义 。
在二十世纪 , 西方文明已经达到它的鼎盛 , 实现了“现代化”的目标 , 而中国文化却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 , 这一历史性的差距必然在各个民族之间造成不小的心理距离 。
西方人有他们目空一切的姿态 , 而中国人也可能产生极度敏锐的感觉 , 亦即所谓的“文化自卑感” 。
闻一多当时正处于这种“文化自卑感”的笼罩之中 , 越是在文化教育的实践中产生深深的自卑 , 他就愈可能极力维护祖国文化的尊严 , 而故土则是祖国文化的缩影 , 当然也就更是强烈地牵动他的情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