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荷叶的古诗和名言( 三 )


菩萨蛮 荷花 宋·陈与义 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 。
红少绿多时,帘前光景奇 。
绳床乌木几,尽日繁香里 。
睡起一篇新,与花作主人 。
梦行荷花万顷中 宋·陆游 天风无际路茫茫,老作月王风露郎 。
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 。
洞仙歌 荷花 宋·刘光祖 晚风收署,小池塘荷净 。
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 。
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 。
且应记,临流凭栏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
二色莲 咏题 宋·曹勋 风沼湛碧,莲影明洁,清泛波面 。
素肌鉴玉,烟脸晕红深浅 。
占得薰风弄色,照醉眼、梅妆相间 。
堤上柳垂轻帐,飞尘尽教遮断 。
重重翠荷净,列向横塘暖 。
争映芳草岸 。
画船未桨,清晓最宜遥看 。
似约鸳鸯并侣,又更与、春锄为伴 。
频宴赏,香成阵、瑶池任晚 。
莺啼序荷和赵修全韵 宋·吴文英 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 。
断霞晚、笑折花归,绀纱低护灯...
关于荷花的诗词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宋·杨万里《小池》这首诗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像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你看:一股泉水缓缓地、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阳的照射下,清晰可见 。
阳光透过池畔的绿树,将树阴投入水面,阴阳交错明暗斑驳 。
好像是泉水很爱惜风和日丽的美好景色 。
泉水的细流汇成了小池,昨日还平静的水面上,今天就长出了尖尖的、还包卷着的嫩荷叶,并吸引着可爱的蜻蜓飞来嬉戏 。
《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一切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诗,句句如画,自然朴实,真切感人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唐·王昌龄《采莲曲》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 。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
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
次句的芙蓉即荷花 。
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 。
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
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
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 。
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 。
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 。
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 。
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 。
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 。
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 。
“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 。
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 。
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