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类比象|必须掌握中医学中的取象比类法

取类比象(必须掌握中医学中的取象比类法)
“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人研究自然界规律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认知方法,又称“援物比类” 。它是以“象”的相似关联性研究为基础,发掘物质本质属性的实践方法 。长期以来,“取象比类”便一直成为中医学广泛运用的推理方法,在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合理评价和恰当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探究其客观性的理论依据,是中医药学原创思维的一种方式,在“象思维”受到空前关注和研究日益深入的今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取象比类是一种研究自然的方法论
“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代人们研究自然界规律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认知方法,又称“援物比类”、“假物象形”等 。在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论述中,存在大量关于“取象比类”的现象 。《素问示从容论》指出:“夫经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圣 。”同时,《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也提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等等 。长期以来,“取象比类”便一直成为中医学广泛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在中医药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
取象比类是一种思维方式,属于方法论的范畴 。合理评价和恰当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探求其客观性的理论依据,在“象思维”受到空前关注和研究日益深入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 。
不同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同一性和差异性,同一性提供了“取象比类”的逻辑依据 。外观的雷同与内存的素质存在相关联的地方 。也就是说,象的同一性和质的同一性存在一定范围的吻合 。
近来,有人将中医学定义为:“媒体性属性抽象医学 。”比如,他们认为,中医说的“火”是借助于自然界的火这个媒体去比喻人体发生的具有热性属性的疾病,这不是一个直接的表达,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个类比和转嫁的过程 。贾春华认为:“中医语言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中医逻辑是一种旨在发现而不重证明的逻辑 。”隐喻于中医药语言中可谓无处不在,病因学上“六淫”“七情”;发病学上讲“正邪胜负”;病机上所言之“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脏象学说中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中药学药物的“四气五味”;方剂学制方原则讲求的“君、臣、佐、使”;治疗原则中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无一不是基于隐喻的 。隐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即是“类比”,而“类比”是为中医学所强调的 。
笔者考虑到,取象比类思想能够反复被成功实践,其本质在于自然界与存在于其中的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当中,在阴阳消长平衡、五行制化升复、气机升降出入等运动规律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协调一致性,而不同事物外在表百思特网象的相似和雷同则是这种本质运动的协调一致性的宏观反映 。比如,自然界每天的阴阳消长运动的宏观表现为昼夜的交替,人类则表象为起居劳作,“日出日入、起居作息”则是相同本质(阴阳消长运动)作用于不同事物而产生的外在相似表象 。综上所述,取象比类是在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研究自然的方法论 。
取象比类用于现代中医研百思特网究
已故名老中医、国医大师任继学先生曾明确指出:不能只搞“研究中医”,还要做“中医研究” 。“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取象比类是中医研究的一种方法,合理的运用必将为中医学的发展继续服务 。近年来,惠于党和国家的中医政策,中医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中医科研形势大好,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研究方法日新月异,但与此同时更要尽可能保留中医学特色,注重原创思维,避免邯郸学步、削足适履,按照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研究中医,必将对提高临床疗效、科研创新大有裨益 。
所以,搞中医研究要善于运用中医思维,包括“取象比类”的思想,要大胆想象,小心取证 。“取象比类”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给予思路,但不能胶柱鼓瑟 。要能够通过特殊现象发现一般规律,善于通过偶然性发现必然性 。但作为一种方法,必须经过不断实践才能熟练掌握,学习前人成功运用“取类比象”的经验,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取象比类
“取象比类”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运用最为广泛,几乎成为中医学理论的一大特征 。无论是从其哲学母体中转嫁而植入的阴阳、五行理论,还是作为中医学原创理论的藏象经络学说,乃至病因、病机,无不存在着“象”的身影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百思特网》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讲的是阴阳的象,同时《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讲的是关于其应用,也就是要根据“象”进行类比 。“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是通过取象比类对人体生理的描述 。五行理论的象比就更为明显,不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