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中西风通常指的是

西风,多代表萧瑟、别离. 关于“西风”的词比较多,诗就少了,都列举上吧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蝶恋花》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宋·辛弃疾
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古诗十九首》
西风昨夜过圆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王安石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岑参
另外,古诗文中常把西风称作秋风或金风.
在诗词中常见西风西楼的字样,不知隐含什么意思 。
[追加悬赏30分]
按古时庭院的布局 , 女眷一般都住西厢房或西楼 。
同时古时常用西宫借指妃嫔 , 所以“西楼”、“西厢”等这样的词语就有了一层脂粉味道 。
成了诗人寄托情怀的一种意象 。
古人做诗赋词常喜欢引经据典 , 我想 , 因此当前人的西风西楼里有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 他们当然不介意拿到自己的诗词里来用 。
解释秦楼在诗词中的意思
这个……不一定啊 , 楼下两人说的是后世“秦楼”的一个意思 。
秦楼在后世可用来指代烟花之地 , 但是在诗词中一般指的是良家女子所居住的闺楼 。
如李白《忆秦娥》中的“箫声咽 , 秦娥梦断秦楼月 。
”而且看此句词的意境 , “秦楼”应该取古意 , 即女子的闺楼 。
这就好比“青楼”一词 , 现在人人都知道它指烟花之地 , 但是在这个词刚出来的时候 , 它指的是帝王所居之处 , 如曹植诗云:“青楼临大路 , 高门结重关” 。
后来它也指良家女子闺楼 , 最后才代指烟花之地的 。
诗词 碧树 暗示性
碧树 解释: (1).绿色的树木 。
《列子·汤问》:“碧树而冬生 , 实丹而味酸 。
”南朝梁 萧统《七契》:“碧树初蕊 , 绿草含滋 。
”唐 杜甫《锦树行》:“霜凋碧树作锦树 , 万壑东逝无停留 。
”宋 晏殊《蝶恋花》词:“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
”《花月痕》第四三回:“西园碧树今如此 , 莫近高窗卧听秋 。
” (2).玉树 。
《淮南子·墬形训》:“碧树瑶树在其北 。
”高诱 注:“碧 , 青玉也 。
”汉 班固《西都赋》:“珊瑚碧树 , 周阿而生 。
”《文选·鲍照》:“璇渊碧树 , 弋林钓渚之馆 。
”李善 注:“碧树 , 玉树也 。
”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啼花戏蝶千门侧 , 碧树银台万种色 。
”经常写于秋的诗句中 , 是用碧树来映衬秋的萧瑟 , 本来还是枝繁叶茂 , 郁郁葱葱的碧树 , 却一夕凋零 , 更能体现出那种时光匆匆 , 万物萧条之感 。
诗词中的“瘦”字该如何解释?
都是 , 软弱无力的意思.绿肥红“瘦” ---- 绿指叶 , 红指花.用强烈的反差 , 表达词人的意思:即 , 外界环境再好(叶子长得好) , 花还是因自己的原因而瘦 。
露浓花“瘦” ---- 露:滋润 。
用强烈的反差 , 表示因为心病 , 而不得不瘦 。
人比黄花“瘦”---- 黄花:菊花 。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
人比枯萎的菊花还要单薄无力.......楼主你可以想象一下 , 呵呵
古诗中的“南风”和“西风”是什么季节?
南风指:暖风的夏天 。
西风指:凉风的秋天 。
1.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风.可以把诗词里的风简单对应为 , 东风-春风 , 西风-秋风 , 北风-冬风 。
2. 各种风的含义:(1)古诗中的东风一般是指春风 , 常含有生机勃勃之意和喜春之情 。
如:渲染离别情绪——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2)古诗中的南风即夏风 , 常象征欣欣向荣 , 多用于表达轻松愉悦的心境 。
如:烘托恬淡的心境——刘攽《新晴》中的“唯有南风旧相识 , 偷开门户又翻书” 。
(3)古诗中的西风即秋风 , 常象征秋之肃杀 , 大多包含着凝重的悲凉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