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洮在哪?

临洮历史悠久,是文化大县 。自距今五千年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开始,劳动人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特色的文化 。
被誉为人类文明曙光的马家窑彩陶文化,是古文化遗存中最灿烂的代表,是仰韶文化发展的另一个高峰 。1988年马家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窑遗址的保护方案已通过评估,可望在2004年开工建设 。另有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28处比较完整的文化类型 。
秦长城首起临洮县城北三十里的洮河岸边,穿越县境九十余华里,蜿蜒曲折,雄伟壮丽 。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县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
东二十铺汉墓群,位于东峪沟南岸,为汉代墓葬遗址 。
东山上有姜维墩,超然书院 。城内南大街有哥舒翰纪功碑 。
二、临洮文化的特质
临洮,为河陇汉羌氐文化交融之地,自汉代开始的丝绸之路,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曾是使节往还,僧侣络绎,商队逶迤的富庶繁华之地 。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中西文化在这里汇集、交流碰撞,提升了临洮文化的品位,并以发展创新的大气魄给黄河文化注入活力 。临洮文化的实质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豪迈大度,自强不息 。
明朝杨椒山的对联,清朝吴镇的诗,唐琏的书画,李景豫的书法,李道真的戏曲创作都著名于陇上 。
三、文化机构
1949年成立文教科,1954年,专设文化科 。1957年文教合并,1983年,成立文化广播局,1989年成立文化局,现有局长1人,副局长2人,下设办公室,群众文化股、市场管理股,文化稽查队,工作人员8人,共11人 。
1949年,成立人民文化教育馆,1957年,增设县博物馆,图书馆1958年文化馆、博物馆合并为文化站 。1980—1985年,三馆相继恢复分设 。文化馆现有馆长副馆长各1人,工作人员7人 。图书馆现有馆长副馆长各1人,工作人员10人 。图书馆藏书已接近12万册,博物馆现有馆长副馆长各1人,工作人员6人,2004年7月博物馆投资90万元,从岳麓山迁至隍庙中院 。
2000年成立县文联,挂靠文化局 。设专职秘书长1人 。现有文联主席、副主席各1人 。首届主席张祖印,现任主席燕嘉琪 。秘书长乔举平 。
2001年成立县文化中心 。编制15人,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
2002年成立县画院,编制2人 。设院长、副院长各1人 。聘请画师15人 。
2004年,乡镇撤并后,有18个文化站,专职文化专干30人 。聘请农民文化专干2人 。
四、群众文化生活
临洮群众文化生活,历来以节日最为活跃 。“春节”、“五一”,均按各地不同情况,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主要有社火、舞龙、狮子、旱船、高跷、推车、花蓝、秧歌、高月灯、腰鼓、太平鼓、唱戏等活动 。
1956年,举行了全县第一次戏曲观摩大会 。每年五一节,在物资交流大会期间,举行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 。2003年举办了全县社火调演 。2004年“五一”节期间,举办了第一届“洮阳之春”文化艺术节 。上营乡每年举办文化节,衙下镇油磨滩的花儿会已连办5届 。初步形成花儿演唱基地 。
群众文艺演唱活动起步很早 。1924年王竹庵创办临洮图书馆,并在馆内设演厅,举办秦腔演唱 。新中国成立初期,群众文艺演唱十分活跃 。主要形式有表演唱,快板、民歌 。1958年,临洮县被省上命名为甘肃第一个“文化县”,群众性的作诗,画画,唱歌掀起一个高潮 。王瑞昌创作的眉户剧《把猪买给国家》参加省文艺会演,获一等奖 。1957—1981年,编印《临洮文艺》八期 。2001—2003年,编辑出版《洮河》杂志1—3期,发表作品600多篇 。产生很大影响 。2003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三十多篇 。吴连芳的长篇小说《三生石》,曹敦的散文集《陇中风情》、赵举民的小说集《寻找一条河的源头》,王开元的诗集《声音》、厉凯腾的诗集《灯下集》都是近年来取得的成果 。另外王子建、乔举平、田生成的散文,李鸿武、赵怀侠,赵锐的小说都具有较高成就 。农民作者曹永福在剧本创作上取得了一些成就 。诗词协会办的《临洮诗词》已出了21期 。业务艺术团体有:老年书画协会、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临洮诗词学会、银河艺术团、春晖艺术团 。一中、二中、三中、都有自己的小刊物,广场文化方兴未艾 。
五、书画
临洮素以油漆家具著称于陇上 。民间女艺人精于花样刺绣,剪纸窗花,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厚 。峡口王寿英的剪纸作品,有7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寺庙建筑雕梁画栋,极为盛行 。早在1926年,张教三就举办书画展 。绘画方面的代表有张教三、陈绍伯、周剑名;书法有蒋绍伯、张崇昭 。另有张月秋、牟月秋、王宇之、王熙之、王威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