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怎么写?( 八 )


世界文明是多极化的,不能只看见华夏文明的灿烂而无视其他国度的文明 。
作为世界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凝聚着欧洲古典音乐的精华,历来受人景仰 。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的素养,感受音乐的高雅,同样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理想效果的 。
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这样的音乐大师曾经在维也纳度过了大部分的音乐生涯,他们的许多代表作都是在维也纳这座美丽的城市里谱写完成的 。
课文写的内容还涉及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风土人情,是一篇介绍旅游资源的绝好的解说词 。
通过课文的学习,可以掌握分节描写、突出重点的写法 。每一节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一节的重点 。每一节后面的语句都是写具体的内容 。
文章文字很美,通过品读也能让人体会到音乐的迷人和高雅 。它在文法、结构和陶冶情操上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的确是篇好文章 。教学中 ,先指导学生从全文通读,围绕一个中心“维也纳是音乐之都”,作者从她的地理位置写起 。接着,文章就从维也纳特有的人文景观,如城市的历史、城市的装饰、市民的习惯以及歌剧院具体描述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层次之清晰,角度之全面,让人不得不概叹她为音乐之都 。
其次指导学生从段落细读,这种感觉更为强烈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这一小节,列举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五人,他们代表着世界古典音乐史的最高峰,他们在维也纳生活、谱曲、演奏,使得古典音乐这种音乐形式在他们手中日渐成长起来,成熟起来,而维也纳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古典音乐的发源地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这一小节,更可以让人们对“音乐之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也用……”,城市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用音乐装饰着 。尤其是“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这一小节,既是赏读训练的好材料,又是写作训练的好范例 。它的段落结构与前一小节相仿,但比之又更富有诗意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无论是欢乐还是庄严,古典音乐从时间、空间、场合上多维地渗透进维也纳人们的生活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更有趣的是”与上节“就连……也用……”有异曲同工之妙,更深一层地突出了维也纳音乐的无所不在 。
课文举了“国家歌剧院”来说明歌剧院、音乐厅的星罗棋布,极富典型性 。两种建筑物的描写方法也不尽相同,但都十分有序 。“国家歌剧院”按由外及内的顺序描写,而“音乐之友协会大厦”按由下至上,由两边到中间的顺序来进行描写 。这对学生把握状建筑之物的作文来说,有着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