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五 )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互相合作,浏览拓展阅读中的文字及图片等,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他们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网络课的互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
4、要创造想的机会,让学生的脑“活”起来: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奇思妙想”、“别出心裁”,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
语文教学中,教学生从多方面探求,多角度思考,多情景描述,多情节描写,去求异,使思维纵横扩散;去求佳,使思维聚合收敛,以引发发散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产生突破性的飞跃和敏锐的顿悟,即突发奇想,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今天,上了《秦兵马俑》的第二课时,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我还是以过渡段为中心,由复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入手,然后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4—9),引导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
针对这一教学重点为,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着怎样的鲜明形象?仔细读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兵马俑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保证一定阅读时间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
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的兴趣倒是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可由于交流汇报占了许多时间,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倒是少了,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做表面文章 。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问题设计得不够合理,而且教学没有抓住重点 。每个自然段的教学时间几乎是平均分配,教学节奏没有变化 。或许,在教学中,我可以先以“将军俑”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他的鲜明形象,并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照样子来介绍分析其它的兵马俑 。这样做才是真正“授之以渔”,而且也不至于让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
另外,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 。我想,仅仅凭书上的介绍和几张图片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够的 。还应该利用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 。而在这点上,我做的也不理想,因为课前没有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只是教教材,而没有做到“用教材”,没有开发和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