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马韵,麻韵( 三 )


词调同宫调有密切的联系,填词必须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宫调 。
宫调由七声十二律构成,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
其中任何一声都可以构成一种调式 。
以宫声为主的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调式称“调”,合称“宫调” 。
乐音的音高标准称“律”,分六律(阳律):黄钟、太簇、姑冼(xian)、蕤宝、夷则、亡射(wu yi);六吕(阴律):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
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合八十四宫调,但在唐及北宋实际应用只四声二十八调 。
即宫声七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商声七调:大石调、高大石调、双调、小石调、歇指调、商调、越调;角声七调:大石角、高大石角、双角、小石角、歇指角、商角、越角;羽声七调:般涉调、高般涉调、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羽调 。
到了南宋时只用七宫十二调,即角声七调完全不用,商声七调除去高大石调,羽声七调除去高般涉调 。
二、词牌 词调的名称叫做词牌 。
词牌代表一定的词律格式 。
但有不少词牌是有别名的即调同名异,如《念奴娇》又称《大江东去》、〈酹江月〉、〈赤壁赋〉等;也有的词牌名称相同却不是同一词调即调异名同,如有〈忆江南〉别名〈步虚声〉而也有〈西江月〉别名〈步虚声〉 。
三、词谱 现存最早的词谱是明·张延的〈诗余图谱〉,比较完备的词谱有清·万树的〈词律〉和康熙时期陈延敬、王奕清奉敕编撰的〈钦定词谱〉简称〈词谱〉 。
清 ·舒梦兰编〈白香词谱〉四卷,选录历代名作一百首,附注平仄声调,适合初学者填词参考,还有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简明适用,而潘慎主编的〈词律辞典〉是迄今收罗最完备的词谱 。
四、词韵(略)详见〈词林正韵〉 五、词律 词牌中有所谓的添字、傩破、减字、偷声等这里作一下解释 。
添字、减字单指字数的增减而已 。
添字后引起句式的变化,一句破成两句,称“傩破” 。
偷声与之反 。
一首词的下阕起头句式不同于上阕这样的下阕起头处称“换头”,又叫“过变”常见的有:〈忆秦蛾〉、〈贺新郎〉等 。
三段的词叫三叠词,前二段句式完全相同又比第三段短的称“双拽头”常见的有〈瑞龙吟〉等 。
非双拽头的词有〈兰陵王〉、〈夜半乐〉等 。
而四叠的词仅有〈胜州令〉、〈莺啼序〉两调 。
词句常常使用领字,即在一句开头一个字、两个字(如:莫是、还又、哪堪等)、三个字(如:最无端、更能消、又却是等),语气上稍作停顿又不点断,语义上领起下文 。
领字中最主要的是一字豆(又作“逗”、“读”)一字豆多数是虚词,如:正、但、又、更、况、且、方、应、甚等,如:但目送芳尘去(贺铸·〈青玉案〉) 。
也有些是动词:望、问、怕、料、想、看、叹、念等,如:问江路梅花开也未(程垓〈酷相思〉) 。
六、对仗 词的对仗没有具体的规定,相连两句字数相同,就可以构成对仗,一字豆后面的句子也可以对仗,如:快酒兵长俊、诗坛高筑(辛弃疾·〈满江红〉) 。
不限平仄相对,也不忌同字相对 。
七、韵式 词的韵式从整体上看具有不规则性,用韵没有固定的位置 。
但就一个词调来说却有严格的规定 。
词的韵式有平韵式、有仄韵式,仄韵中上、去可通押,入声韵单押 。
还有平仄转韵式、平仄同协式 。
韵字也不避同字 。
六字押韵古诗词有哪些?
1.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
2.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
3.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
4.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
5.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
6.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其他押韵古诗词: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行路难》 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将进酒》4.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秋浦歌》5.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
五哥韵与六麻韵是邻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