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描写菊花的诗句( 三 )


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 。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 。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
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
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是总督尹继善的赏识 。
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
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
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
著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 。
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
倡导“性灵说” 。
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
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 。
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 。
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 。
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 。
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 。
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 。
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 。
写景诗飘逸玲珑 。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 。
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
歌颂牡丹的诗词
1、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2、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
——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3、天下真花独牡丹 。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4、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
——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5、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
——韩愈《答张十一》 6、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
——王维《红牡丹》 7、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 。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
——白居易《惜牡丹》 8、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 。
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 。
——元稹《牡丹》 9、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 。
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
——韦庄《白牡丹》 10、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
邵雍《洛阳春吟》 11、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 。
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 。
范纯仁《牡丹》 12、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
——王维《红牡丹》 1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李白《清平调辞三首》 14、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
——刘禹锡《赏牡丹》 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15、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赏牡丹》 16、一丛深花色,十户中人赋 。
——白居易《秦中吟·买花》 17、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娇艳色 。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
——白居易《牡丹芳》 18、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