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5首古诗及100个字的赏析( 六 )


赏析: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
”皋是水边地 。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
熟读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
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 。
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 。
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 。
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 。
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 。
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 。
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 。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
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
作者介绍: 王绩:590(一说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
隋末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 。
简傲嗜酒,屡被勘劾 。
时天下已乱 。
遂托病还乡 。
其后浪迹中原、吴、越间 。
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大乐丞 。
后弃官归田,躬耕东阜 。
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饰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 。
有《王无功集》五卷 。
《全唐诗》存诗一卷 。
《早寒江上有怀》赏析 [译文]: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
再别康桥第五段赏析300字
以下仅供参考:赏析1:《再别康桥》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 。
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
”同时透露了难舍难分的离情,给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
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 。
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
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 。
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 。
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 。
借用“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 。
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 。
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 。
既然在康桥涅盘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