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公开课《云南的歌会》教案如何写?( 三 )


(1)学生朗读精彩语句并谈喜欢的理由,教师点评 。(2)质疑:在写山路漫歌时,作者侧重于写什么?(环境) (3)齐声朗读第4段,勾画出好词好句,与同学分享 。
例如:“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
??
(4)讨论:本段写赶马女孩唱歌仅三句,却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 。这是否偏离了“山路漫歌”的“歌”字?
3、山寨传歌――民歌传承
(1)学生朗读精彩语句并谈喜欢的理由,教师点评 。(2)质疑:在写山寨传歌时,作者侧重于写什么?(场面) (1)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村寨传歌的场面吗?(盛)
(2)“盛”体现在哪些方面?(人多、时间长、服饰如同过节)
(三)、拓展训练:学唱云南民歌
问:哎?什么结子高又高嘞??嘿高又高!什么结子半中腰嘞??嘿半中腰!什么结子成双对嘞?什么结子棒棒--敲嘞---?
答:哎?高粱结子高又高嘞,?嘿高又高!玉米结子半中腰嘞,?嘿半中腰!豆角结子成双对嘞,收了芝麻棒棒--敲嘞--! (提示:教师先领唱,后男女齐声对唱 。)
(四)、探究与思考:
1、与作者对话: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
2、与编者对话:
编者把这篇文章编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热爱、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三、小结:
学了这一课,你最大的收获,或者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学生能够围绕话题,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小结:学了《云南的歌会》,我们不仅要了解到云南歌会的独特之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更主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感悟生活的美好,感悟人生的美好 。
四、作业布置:
西安,也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古城,有许多民俗文化也闻名全国,作为一名西安人,如果让你给外地游客介绍一种西安的民俗文化,你会介绍什么?写一段简单的介绍词 。
六、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山野对歌――人物美 山路漫歌――环境美 山寨传歌――场面盛
赞赏、喜爱―――――――――热爱民族文化
七、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