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隐者的诗词有哪些( 二 )


俯瞰山下 , 一条小溪潺潺流过 , 一幢幢房屋鳞次栉比 , 菜园、树林、田野......到处充满了悠闲的田园气氛 。
我踱着步 , 皱着眉头走在山路上 , 不时地环顾四周 , 似乎在找些什么 , 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
山上清新的空气 , 动听的鸟啭 , 泥土的芬芳 , 美丽的景色 , 都不能驱赶我心中的郁闷之情 。
原来我要去拜访一名隐士 , 可怎么也找不到 。
突然 , 我眼前一亮 , 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下 , 有一位童子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一本书 , 我心想:也许这个儿童就是隐士的童子吧 。
我加快步伐 , 走到童子的身边 , 和蔼地问:“请问童子 , 你师傅隐居在这儿吗?”童子放下手中的读本 , 好奇地看了看我 , 点点头 。
我又问:“那你知道你师傅去哪儿了吗?”童子回答:“嗯……也许他在山顶吧!”我迫切的问:“那你可知你师傅去做什么吗?”童子思讨了片刻 , 答曰:“师傅去山里采药了 , 但我不太清楚他的具体去处 。
” 我翘首遥望山顶 , 只见那儿云雾环绕 , 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人影在晃动 , 却又马上消失在漫无边际的云雾之中......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啊!多么清高、恬静、悠闲自在的生活啊!”我诗兴大发 , 提起笔写下了这首诗——《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
请问古文中哪些意象可以借喻“隐者”或“隐士”??
2.兰——清雅幽香 , 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花 , 清馨不浊 , 香气纯正 , 花姿优美 , 体态匀称 , 叶型矫健 , 交错变化 , 韵味飘逸 。
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 , 芳草自怜 , 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 , 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 。
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 , 兰涂——美好的前途 , 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
明代徐谓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 , 一香已足压千红 。
总令摘向韩袖 , 不作人间脑麝风 。
”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 , 兰以幽香取胜 , 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

【描写隐者的诗词有哪些】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 , 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A.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
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 , 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
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 , 虚心世所知 。
”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
B.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 , 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 。
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出 , 禅放花木深 。

古诗词中有哪些写诗句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大自然七彩斑斓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 。
“两个黄鹂呜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 , 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 , 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 。
这里 , 明丽的色彩组合 , 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 , 来增加感情的浓度 。
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采江水绿如蓝 。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 , 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 , 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 。
这种“着色的情感” , 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 , 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 , 达到“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 , 初看似不觉得 , 一加玩味 , 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荚 。
杜甫的“野径云俱黑 , 江船火独明” , 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 都是先用大块黑色 , 用暗色调作底色 , 又用亮光点染 , 色调明暗差别很大 , 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