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优秀的诗歌赏鉴书籍值得推荐( 二 )


在诗歌创作的同时,01级4班一些对文学兴趣浓厚的学生还自发组织了文学社团--天海文学社 。这一举动非常难得,它既符合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动手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应有的文学素养,真可谓一举双得 。学生成立文学社的这一举动,引起学校教科研主任的极大兴趣 。按照领导要求,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对他们的做法给以肯定,并按照语文大纲精神,向他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鼓励他们创作出一些积极向上的作品以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 。并以诗的形式对天海文学社的成立表示祝贺:长天放飞乐自由,学海泛舟苦亦求 。舞文弄墨数吾辈,不学无术非尔流 。此社确立启来者,彼成先帅走前头 。独立一团在今日,叫好声中看泪眸对他们成立文学社作为语文教师的我 。
鼓励是诗歌创作热情的起点,那么,根据教学计划,适当布置一些诗歌写作方面的作业,则是诗歌创作热情的延伸 。在教完宋词部分之后,为加强对词这一特殊诗歌体裁所学的重点知识的理解,便让学生用学过的词牌,选取生活中的材料,按照词格,进行填词方面的练习 。学生积极响应,纷纷填词,又创作出一些较好的作品 。经过选取,辑录成篇,利用语文学习报出版了一期班级诗词专刊 。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写诗的前提非常简单,那就是认真!
什么样的诗是好诗呢?读得舒服,能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想像的诗就是好诗!然而作为作者,却不能这么简单地看待问题 。作者必须要思考:为什么会读着舒服?为什么能给人以美感?为什么能给人以想像?
如绝句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首先,这首诗读着很舒服 。那为什么会舒服呢?它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首先它是有韵脚的,这样,每读完一句,那余音带着我们感受下一句 。在下一句里,同样的余音又出现了 。韵是诗人心中的最强音 。这样,我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诗人心中那哀伤的歌 。而在句子中,它字的平仄是起伏的,使我们读过之时,有了抑扬顿挫的感觉 。所以,它会读着舒服 。
其次,这首诗给人以美感 。那为什么会有美感呢?它的写景描述非常的到位 。你看这里的景致:月亮落下去了,那夜就更幽暗了,传来了乌鸦啼叫的声音,那夜就更凄凉了,还出现了漫天的白露,更是冷得刺骨!近前,江边的枫树伴着时隐时现的渔火 。真是好一幅江南秋夜的风景画啊!写景绝不可全静,因为全静就无法引发想像 。王安石描述一副画也要用“人来鸟不惊”这样的动作 。那么这首诗里我们发现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的,还有用耳朵听的部分 。如乌啼和钟声 。我们知道霜是降在地上的,可是诗人却写霜满天,是霜里的寒气弥漫了整个天地 。依靠这并非全静的描写,诗人带给了我们全方位的美感 。
第三,这首诗给人以想像 。我们看到作者对愁眠,是合着忧愁去睡的 。但睡着了吗?没有!那寒山寺的钟声,敲打了过来 。一下一下,敲打诗人似眠未眠的状态 。同时,也使作者觉得这一番凄冷的景致,更加幽静了 。于是我们读过诗后,不免要去想像那寒山寺的钟声,也不免要想像一下作者的愁绪 。想像之中,配合着这一番景致,终于让我们体验了作者当时的内心状态 。
那么我们该怎样写这样的诗呢?我们写诗,绝不可以自己觉得舒服便随便写下了,我们一定要让读者觉得舒服!当我们看到一个美妙的景致,又或是心里有了深深的感情时,我们不能只“啊!唉!”这样就结束了,要让它成为诗写出来 。可是,我们的感情我们自己知道,读者不知道,他们必须通过诗才可以明白,那么诗就必须把引发这个感情的东西描述出来,让读者明白是什么样的情形下出现的感情 。这样,读者就会有带入感,会很快理解作者的感情 。所以一首诗绝不可以纯发感想,需要把何时何地都述出来才行!但是,如何述,怎样述,这就涉及技巧问题了 。写诗有各种各样的技巧,这却是写诗的基本功 。当我们下决心要写诗之时,我们必须首先磨练我们的技巧 。这就像我们练武必须先扎马步一样 。马步是不能够克敌制胜的,但没有了马步你学的功夫便是三脚猫,上不得大台面 。每当我们扎一会儿马步就跃跃欲试新功夫的时候,严格的师父总要一巴掌打来,厉声喝道:“回去扎马步去!”学写诗也应该这样,把那步扎扎实了再去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