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有哪些?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一语双关、排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列锦、叠词等 。
一、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
如: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
如: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
二、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
如: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有哪些?

三、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
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唐代诗人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
四、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
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唐代诗人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
五、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
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代诗人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修辞手法

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 。
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
一、互文 。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
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其—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 。
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 。
这样可以从己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 。
又如“求全责备”这—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球”的意思 。
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
其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