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檄文”是什么意思?( 三 )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 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

【“战斗檄文”是什么意思?】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
2、肖邦的遗愿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 。
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 。
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 。
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
3、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 。
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 。
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
4、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爱国小故事 。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 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 。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 。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
5、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
谁知道“扬眉剑出鞘”的全诗?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
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著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这首诗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 。
诗人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他便写了这首诗为封送行 。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
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 。
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 。
“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 。
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 。
这是白天的景象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