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读书笔记摘抄( 三 )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齐,那么其中必定有能够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好处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必须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群众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用心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务必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 。”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我,努力实践,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礼貌、昌盛、礼仪之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