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的外貌具体描写( 五 )


王昭君则变成了一个悲悲切切,哭哭泣泣在无尽的怨思中死去的悲剧形象 。
再次,是咏史诗中诗人们笔下的王昭君 。
这也是文学形象,但多是诗人们从歌舞、小说、变文中选择某一侧面,加以放大、改造,而形成的比较复杂的形象 。
但这一形象的意义已不在于王昭君自身了,而是带有鲜明 的作者个性及新的时代特征 。
如庚信《昭君辞应诏》:“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
”全是诗人想象昭君出塞,琵琶马上,留恋故国的深情,这里流露着作者故国之思的身世之感 。
白居易关于王昭君的诗,是从《西京杂记》取史事的 。
我们知道,《西京杂记》与正史记载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被迫出塞,一个是自愿出塞,而被迫出塞的原因,突出表现在画工丑画王昭君形象,致使元帝失查,作出违反本意的决策 。
因此,我们虽然不能根据其没有写到画工断定一定不是取材于取材于《西京杂记》 。
但我们根据其写到画工判断取材于《西京杂记》是有一定理由的 。
白居易咏王昭君诗中,五首写到了画工 。
如“如今却似画图中”,(《王昭君》二首)“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青冢)“见疏从道速图画”(《昭君怨》)“白黑即可变,丹青何足论”(《过昭君村》)无疑这是取史于《西京杂记》 。
但是作者并不是完整地复现史事,我们知道《西京杂记》中的王昭君是放在多种矛盾之中刻画 。
其中有昭君与画工的矛盾,昭君与元帝的矛盾,元帝与画工的矛盾,元帝于单于的矛盾、国事与家事的矛盾等等 。
白居易诗中,重点表现的是前两种矛盾关系,突出渲染她的悲剧命运,及造成悲剧的原因 。
这是因为这两组矛盾与白居易所处时代的矛盾有着象征的意义,与作者的身世有十分的相似性 。
下面诗作的内容分析中这一点将凸现得更加具体清楚 。
公元七八八年,年仅十七岁的白居易写下了二首《王昭君》 。
其一: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是画图中 。
诗人借助想象,抓住王昭君悲剧既成之后的外貌变丑描写 。
胡地风沙、愁苦辛勤是变化的原因 。
但她又因什么发愁呢? 请读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
原因是因为思君思汉而愁 。
这一细节,不见前人记载,纯属作者推想、体会 。
他为什么这么年轻而能深刻地体会这桩历史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和感情呢?答案在诗人早年的身世上 。
白居易出生在动荡不安的中唐初年,“安史之乱”遗祸末了 。
写作此诗前,基本上在“颠沛流离”、“苦节读书”中度过 。
他十一二岁就因两河藩镇叛唐之乱、被迫流离于越中避难 。
思乡怀亲是他早岁诗作的一个重要主题 。
作者十五岁写的《江南送北客,凭寄徐州兄弟书》这样写到: 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
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 。
这与“汉使却回凭寄语”的推想是有相似之处的,这是他能体会王昭君思汉心理的一个原因 。
但是否说《王昭君》二首仅仅表达作者这种思乡怀亲之情呢?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
再看诗人早年生活的另一面吧!白居易“五六岁始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与元九书》)“十岁解读诗,十五能属文”(《朱陈村》)“居易幼聪慧绝人”(《旧唐书》)不待多言 。
“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这意味着白居易从此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找到了读书人的出路 。
然而这条路也不是很好走的,白居易“朝中无思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出身于一个中小官僚家庭,他唯一所恃者即才,即文章 。
据《旧唐书,白居易传》云: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篇,投著作郎吴人顾况 。
况能文,而性...
赞美王昭君的诗词
《王昭君》年代: 宋 作者: 曹勋好恶由来各在人,况凭图像觅天真 。
君王视听能无壅,延寿何知敢妄陈 。
《咏史上·王昭君》年代: 宋 作者: 陈普昭阳柘馆贮歌儿,恨杀陈汤斩郅支 。
胡草似人空好色,春光不到二阏氏 。
《王昭君》年代: 宋 作者: 文同不惜将黄金,争头买颜色 。
妾貌自可恃,谁能苦劳力 。
《王昭君》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猗兰恩宠歇,昭阳幸御稀 。
朝辞汉阙去,夕见胡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