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青天的诗词( 二 )


结尾“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 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 , 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 ) , 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 , 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
词的下片 , 笔法大开大合 , 笔力雄健浑厚 , 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 ,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  , 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 既富于哲理 , 又饱含感情 。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 。
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 , 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 。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 , 感慨宇宙流转 , 厌薄宦海浮沉 , 在皓月当空 、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  , 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 , 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 , 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
4.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字子瞻 , 又字和仲 , 号东坡居士 。
汉族 ,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
与父苏洵 , 弟苏辙合称三苏 。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
其文汪洋恣肆 , 明白畅达 ,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 , 善用夸张比喻 ,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 , 对后代很有影响 ,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 , 能自创新意 , 用笔丰腴跌宕 , 有天真烂漫之趣 ,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 , 喜作枯木怪石 , 论画主张神似 。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 词有《东坡乐府》 。
含有青天的诗词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出自哪首诗词?
原句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 , 是书中人物薛宝钗写的《临江仙·柳絮》 。
原文如下:白玉堂前春解舞 , 东风卷得均匀 。
蜂围蝶阵乱纷纷 。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 , 任他随聚随分 。
韶华休笑本无根 。
好风凭借力 , 送我上青云 。
释义:白玉堂前的春色好像在飞舞 , 东风将柳絮均匀的卷起撒在空中 , 就像蜜蜂围绕着蝴蝶纷飞 。
落絮没有随着流水逝去 , 怎么会一定委身于泥土? 柳条依然如旧 , 任由柳絮聚合还是分离 , 美丽的光景不要笑话它生来没有牵绊 。
借助强劲的春风 ,  , 把我送上青云之上 。
“蜂围蝶阵乱纷纷”表达了红楼梦大观园祸事来临时的纷乱的景象 。
词中以“解舞”、“均匀”形容薛宝钗的高洁与处事的本领 。
林黛玉就像落絮一样“随逝水” , “委芳尘” 。

【含有青天的诗词】

薛宝钗始终保持“任他随聚随分” , “终不改”状态 。
而林黛玉使薛宝钗和贾宝玉在一起 , 即“青云直上” 。
“本无根”是指薛宝钗最终还是被贾宝玉抛弃 。
形容圆月的诗词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大醉 , 作此篇 ,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 , 春夜行蕲水中 。
过酒家饮酒 , 醉 。
乘月至一溪桥上 , 解鞍曲肱 , 醉卧少休 。
及觉已晓 。
乱山攒拥 , 流水铿然 , 疑非人世也 。
书此语桥柱上 。
照野弥弥浅浪 , 横空隐隐层霄 。
障泥未解玉骢骄 , 我欲醉眠芳草 。
可惜一溪风月 , 莫教踏碎琼瑶 。
解鞍欹枕绿杨桥 , 杜宇一声春晓 。
秋夜月 当初聚散 。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