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解释( 三 )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
古诗 意思 作者简介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注释](1)元日:阴历正月初一 。
(2)屠苏:美酒名 。
(3)曈曈[音“童童”]:形容太阳刚出的样子 。
(4)桃:桃符 。
古时习俗,元旦用桃木写神茶、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 。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
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 。
汉族江右民系 。
封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故世人又称王荆公 。
北宋临川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 。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北宋丞相、新党领袖 。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 。
作品大都收集在《王临川集》,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古诗文
《看叶》宋代诗人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①意味长 。
注释①扶疏:枝叶繁茂分披貌 。
翻译百花凋零、芳草枯萎,呈娇斗艳的春天已经逝去,此刻,眼前已无缤纷的美景可供观赏,最适宜的去处,则是俯视池塘中的落影 。
携杖行走,年岁已高,青春风华旋成往事 。
时令已无繁华,人生已入老境 。
眼前别有一种境界,胸中别有一番滋味 。
枝叶纷披,茂盛而疏密有致、意味深长 。
2作者简介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与甫,一字北涯,号雪坡,吉安(今属江西)人 。
屡试不第,隐居以终 。
诗多写山水景物和隐逸趣味 。
有《雪坡小稿》两卷 。
3赏析罗与之的这首《看叶》,是饱经沧桑之作,别有一番人生况味 。
把叶作为审美对象,历来不乏佳作 。
不过,“霜叶红于二月花”,在秋叶中幻出春红,叶子是被作为花朵来欣赏的 。
“霜风弄巧,把秋林,一夜吹成春苑” 。
所以,在诗人笔下,被欣赏的叶,多是经霜后的红叶,装扮出来的是另一番春色 。
罗与之的这首《看叶》,则与上述审美趣味不同 。
他欣赏的叶,是扶疏的绿影,是绿叶生命的活力,是叶的本质美 。
“红紫飘零草不芳”,红紫,指万紫千红的百花 。
百花凋零、芳草枯萎,呈娇斗艳的春天已经逝去 。
“始宜携杖向池塘”,此刻,眼前已无缤纷的美景可供观赏,最适宜的去处,则是俯视池塘中的落影 。
携杖行走,表明年岁已高,青春风华旋成往事 。
时令已无繁华,人生已入老境 。
眼前别有一种境界,胸中别有一番滋味 。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
扶疏,枝叶纷披,茂盛而疏密有致 。
这两句诗充满了禅机哲理,言近旨远,意味深长 。
“看花”,万紫千红易凋,花虽烂漫,但繁华匆匆,转瞬即逝;“看叶”,绿叶扶疏永茂,叶虽平淡,却活力长存,生生不息 。
这是时序变化中的实景,也是历尽人世风波后的心境 。
“看花应不如看叶”,平淡方始永恒 。
“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 。
这是一种历尽荣华,渐趋淡泊的人生感悟 。
美丽如花的事物却易于凋零,而平凡如叶的生命似更为长久 。
诗人在大自然中捕捉一个极为普通的意象“绿叶”,表现出一位回归于平淡生活的老人独特的感受 。
人生不必因追求春花璀璨而短暂,应如绿叶的生命顽强而长远 。
更何况,花儿虽好,还得绿叶扶持 。
绿叶甘当底色,甘作陪衬 。
“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
这是约定俗成的叶的品格 。
罗与之的《看叶》,则进一步提出了人生的思考,不慕繁华、自甘淡泊,这是成熟的人生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