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林洙|金岳霖对林洙评价( 二 )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事人换成林徽因,她肯定会不遗余力地选择和丈夫共渡难关 。可林洙毕竟不是林徽因这类人,她终究是世俗里最常见的那种经常败给人性的女子 。
梁思成林洙|金岳霖对林洙评价

梁思成、林徽因与林母
程应铨出事的第二年,林洙便提出离婚,她还强行让他不得见两个孩子 。
对于自己当时一定要离婚的理由,林洙自己这样辩解道:“我不得不考虑这个家庭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孩子长大以后会不会来问我:'妈妈,你当初为什么没有和右派划清界限?'我将何言以答?最后我决定离开他......”
很显然,林洙的言外之意是:我是为我和他的两个亲生孩子才离婚 。
这样的逻辑,也只在林洙自己那里能成立 。试想,全天下的子女,有几个会希望父亲出事后,母亲尽快离开、撇清关系呢?按照正常逻辑,全天下的孩子,应该都是希望父母能共患难的吧!
不管怎样,林洙离婚的锅,都终究是被甩给子女了 。这样一来,她的离婚听起来就是为了孩子了,听听,多么有爱、多么温暖 。如石缝里长出了百思特网一朵大尾巴花!
离婚时,林洙还对程应铨说:“如果你两年内能够摘掉‘右帽’我就跟你复婚!”
说这话时的林洙充分暴露了她的一个缺点,她暴露的这个缺点,与刻在印度神柱上的那句话有关:“人贵有自知之明”,没错,林洙这话相当没有自知之明 。
程应铨是何等骄傲且有才的一个人,他会如狗子一样被林洙这个才貌极其普通的女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吗?答案当然是不能 。
梁思成林洙|金岳霖对林洙评价

林洙
当有人就林洙那句话问起程应铨时,他坚定地答道:“我和她不可能重新来过,我又不是太监,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程应铨曾说:“我只有两件事让她感觉良好,一是1956年作为中国建筑家代表团的成员出访波兰等东欧国家,林洙作为年轻建筑学家的妻子觉得风光无限;另一件是我翻译了不少好书,得到不少稿费 。”
这边,林洙与程应铨离婚后,那边,作为精明女人的她自然要给自己物色新的对象了 。
为了让孩子这些不妨碍自己,以“为孩子好”名义离婚后的林洙将两个娃娃送到了乡下母亲那里,同时她还不允许程应铨看望孩子们,而她自己则留在了北京 。
很显然,一心为“孩子好”的林洙成功让孩子们成了今天世人口中的留守儿童 。
紧接着,自1960年开始,林洙就开始频繁造访单身的梁思成,她不仅照顾了梁思成的生活,还为梁思成打点起了工作的细碎 。
明明,林徽因病着时,梁思成比现在更需要人手帮助,可林洙出现的时间却偏是林徽因死后 。
林洙自己对自己这个明显说不过去的“帮助”的解释是:系里派人让她照顾梁思成 。可后来,经过多方求证,当时的系里没人也不可能有人对林洙提出这样的要求 。
所以,我们不得不认为:林洙在那个节骨眼上主动去照顾梁思成,显然别有用心 。
孤男寡女经常共事,加之又是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日久后,谁都知道会发生什么 。
梁思成对林徽因情真不假,可毕竟他已单身多年,毕竟,他此时正孤独寂寞冷 。于是,很快,林洙那本书里的那封情书便出现了 。
林洙在回忆梁思成那封情书的内容时是这样写的:“你的突然光临,打破了这么多年的孤寂,给了我莫大的幸福……我已经完全被你俘虏了 。……请你千万不要收回啊!”这封信的结尾则是“心思不定的成 凌晨2点” 。
林洙在看完情书后激动地投到了梁思成的怀抱里,一切就这样顺理成章 。
梁思成林洙|金岳霖对林洙评价



但,这一切都是林洙在梁思成、林徽因这些人死后的片面之词 。这里,我们就当真了吧!实际上,两人在照顾和被照顾日久后生情,实在无可厚非,尤其,林洙毕竟比梁思成年轻了27岁 。
但后来发生的一切,却似乎让人感觉不到梁思成有多被林洙“俘虏” 。从他们婚后的生活来看,这段婚姻里付出更多者一直是林洙 。
首先,两人婚后,林洙的孩子并未随着她嫁人进入梁家,他们依旧和外婆一起生活,只偶尔周末时才被接来和梁思成、林洙等吃个便饭 。根据资料,梁思成对这两个孩子和岳母的照顾是每月给固定的钱 。
其次,林洙两个孩子的教育和各种并未随着林洙飞上枝头有任何改变,他们后来也都未成才 。
第三,梁思成在生活等各方面对林洙的态度都与对林徽因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