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黄昏的意象( 三 )


(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黄昏意象表现了深沉悲凉的生命意识
在中国古诗词里,夕阳日暮这一亘古常同的自然物与自然景物之所以被赋予了多彩多姿的感情色调与原型内涵,根源在于古人对太阳神性的崇拜 。日出于东方,日落于西方的自然规律,让古人由恐惧而产生了对太阳的崇拜,以及由落日推及而来的对个体生命悲剧意识的联想 。
神话家指出:“日落则是心灵发抖焦急的时刻 。当人们处于愉悦之中时,当人们的朋友离开时,当人们感到孤独时,他的思想再次转向更高力量时,夜暮的阴影降临了,不可抗拒的睡意抓住人们 。当白天消逝之际,诗人悲叹他的光明之友的夭折,除此之外,也在其短暂的生涯中看到自己生命的短少 。”我们古代的《乐府诗集.日出入》: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地,遍观是雅谓何?”钱钟书说:“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 。”太阳东升西落,日出意味着生命的诞生,日落意味着死亡 。夕阳正处于即将沉落之际,所以诗人由落日余辉往往慨叹的是生命易逝,人生苦短 。
《古诗十九首》:“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
李白《古风》其十:“黄河走东冥,白日落西海 。”
刘希夷《代悲白头歌》:“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
这些古诗都透露出古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人生易逝的悲叹 。流年似水,生命短暂 。怎不能使人触目惊心呢?所以李商隐在《乐游原》里悲唱:“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人凭高远眺,在夕阳余辉下,长安的繁华闹市,郊野的山光水色,尽收眼底,是这样的美丽,然而这美好的一切,即将在夜幕中淹没了 。这怎么能不叫人悲从总来呢?诗人傍晚时分的“意不适”,不为离愁别恨,不为怀古伤今,只为自己热爱这美好的晚景,却又无法将它长久留住,更无法抗拒夜晚来临 。因而增添了一怀愁绪,发出好景无常,良辰易逝的惋叹 。
诗人们从大自然兴衰相继的现象中,领悟出世间万物盛极必衰的道理,油然产生一种美好事物留恋惋惜之情,慨叹人生的短暂 。而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通常又会引起他们对功业无成的追怀感叹 。中国文人常常有着那种在有限生命中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常常是怀才不遇 。当理想幻灭,功业未成时,伫立于斜阳之中,那种孤独失落的感伤便会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
储光曦《登戏马台作》:“少年自古未得急,日暮萧条登古台 。”
刘琨《重赠卢湛》:“功业未及建,光景忽西流 。”
当崇高的理想因现实的残酷而无法实现时,诗人或者借日暮萧条的自然景物予以抒发 。即使潇洒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面对功业未成的窘迫,也不免借黄昏衰景牢骚一通 。如他的《赠崔宗之》:“ 日从海旁没 。水自天边流 。长啸依孤剑,目极心悠悠 。” 诗人李白在日落黄昏夕落之时,自己有报国之志,却又无法施展,因而“长啸依孤剑”以发泄苦闷压抑的心情 。
人生短暂,功业无成,又常常使诗人对个体生命的审视而转向了对沧桑历史的审视,又由历史兴亡来反照个体生命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岁月更替,江山移代,多少英雄豪杰,丰功伟绩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三吴风景,孤苏台榭”也都是“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就连金陵帝都也只落得“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在黄昏的掩隐里,多少历史多少朝代的英雄豪杰烟消云散了,而古代诗人立于黄昏之下,面对此情此景,怎不伤心悲怀呢?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汗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
全诗瞻仰故宅以怀故人,并移目于广阔背景之下 。“人去”“日斜”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又抒发了物是人非的历史兴亡之感 。
而刘禹锡的《乌衣巷》更是把这种兴亡之感发挥得彻彻底底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前两句,摄取乌衣巷傍晚时分的片段小景,渲染出冷落荒凉的氛围 。过去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如今长满野草闲花 。过去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乌衣巷,如今也只是夕阳西斜 。这两句通过“野草”“夕阳斜”等景物点染,勾画出朱雀桥和乌衣巷由盛而衰的历史性变化 。诗人通过这种黄昏意象的描写,寄寓了对历史无情的慨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