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读后感怎么写?( 三 )


震川先生姓归名有光 , 字熙甫 , 明昆山人 。《项脊轩志》载于《震川文集》 , 国内各家古文选本多有转载 , 与余同病相怜者 , 可以一读 。
如在教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 , 有的学生读了“庭有枇杷树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今已亭亭如盖矣”后 , 写出了以下体会:“它静静地站在那里 , 仿佛在思考什么 , 又仿佛在等待什么 。春日的阳光暖暖地在它身上流着 , 微风轻轻地拂动它满身的绿叶 , 于是 , 它又开始了轻轻的诉说 。枇杷树 , 你是在说那个春天的故事吗?八年前 , 是她在这项脊轩的小院中亲手将你种下 。哪能 , 那是一个多美的春天啊!可是如今却只有我和你在这里寂寞地等待 , 等待一个注定不会出现的奇迹 。枇杷树啊 , 那满树碧绿的 , 是你的思念吗?”归有光将自己满腔的思念掩藏在亭亭如盖的枇杷树里 , 表面不动声色 , 小作者却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 , 将作者却渗透在字面之后的沧桑之感和怀旧之情坦露在了读者面前 。

《项脊轩志》读后感怎么写?


《项脊轩志》主要以项脊轩为中心 , 着重描写了与之有关的家庭人事的变迁 。表达对家庭兴衰变幻的无限感概和对祖母、母亲和亡妻的的深切怀念 。
每当我读到“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 旧时栏楯 , 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 , 偃仰啸歌 , 冥然兀坐 ,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 小鸟时来啄食 , 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 , 明月半墙 , 桂影斑驳 , 风移影动 , 珊珊可爱” 。人鸟相亲相和 , 富有诗情 , 增添生活之乐 。主人公的精神意趣 , 常与天地自然相往来 。项脊轩虽小 , 其境界又很大 。
每当我读到老妪叙述母亲之事 , 寥寥数语 , 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可谓平淡至极 , 对一个幼年丧母的人来说 , 却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让人怀念 。再如对祖母的描写 , 一见面:“吾儿 , 久不见若影 , 何竟日默默在此 , 大类女郎也?”顷之 , 持一象笏至 , 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 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 , 语气亲切而又诙谐 , 贴切地传达了祖母对孙子的亲切、疼爱之情 。
每当我读到“余既为此志 , 后五年 , 吾妻来归 , 时至轩中 , 从余问古事 , 或凭几学书” , 读至此 , 心中不免羡慕 。“其后六年 , 吾妻死 , 室坏不修” 。读至此 , 替作者“泪飞顿作倾盆雨 。“庭有枇杷树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看似寻常的感慨,却包含了岁月的变迁 , 人之悲欢 , 造化之弄人 , 最终 , 淡定了 , 却也不能忘却的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