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产地|一颗椰子的航天城之旅

不论何年何季 , 文昌龙楼镇里的人总习惯抱着椰子 。当地人采摘椰子 , 再把椰青留着喂鸡 , 就有了闻名全国的文昌鸡 。
曾经 , 这里是中国海边的边陲村落 , 因为我国文昌航天城的建设发展 , 这些年 , 龙楼镇也繁华起来 , 成了无人不晓的航天小镇 。来自全国各地的航天工作者和爱好者们闻讯而来 , 让这座古朴的小镇 , 有了崭新的活力 。
椰树长青 , 但发射总有时机 。人们因发射汹涌而来 , 又在发射结束后匆匆离去 。但不论何时 , 回忆起自己在文昌追发射的岁月 , 所有人总记得 , 炎热的海风还有龙楼镇上那无处不在的椰子……
椰子产地|一颗椰子的航天城之旅
文章图片

在文昌 , 椰林和航天城遥相呼应 。
爬椰树的人
除在广东、云南、台湾有少量种植外 , 国内绝大多数椰子都产自海南 。在海南岛上 , 素有“文昌椰子半海南”的说法 。文昌椰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海南全省的43%以上;在文昌 , 椰子产业也是支柱产业之一 。
航天发射场所在的龙楼镇 , 即是文昌椰子的重要产地之一 。
文昌每个村子都种椰子 。除了成片的椰林 , 房前屋后、沟边渠旁也零散种着一些 。树干上会写着村民的名字“荣”“萍”等 , 以明所属 。
椰子产地|一颗椰子的航天城之旅
文章图片

在文昌 , 以椰为生的人们 。
27岁的符传皓是龙楼镇兴隆村人 , 七八岁就徒手爬椰树 , “吃椰子 , 抓小鸟” 。但直到两年前 , 他从海口回到家乡 , 才正式把爬树摘椰子作为职业 。
符传皓回乡的理由很简单:结婚 。而椰子一年四季都可采摘 , 产量年际差异不大 , 是个稳定营生 。
除非台风、暴雨或是“想休息一下” , 符传皓的日子总以摘椰、送椰 , 如此循环 。
为了接采访人员 , 符传皓当天到椰林的时间比平时晚了一些 。上午9点多 , 符传皓开着农用三轮进到村子 , 磨了磨弯刀 , 在鞋子外面套好脚扣——这是一种爬树的金属器具 , 前面的钢筋弯成半圆 , 内侧有尖 , 能牢牢地卡在树上——就开始爬树砍椰子 。
椰子采收还是传统的“爬树砍果”方式 。同过去相比 , 唯一的变化是多了一条安全带系在腰上 。
符传皓爬椰树飞快 , 左脚右脚交替上升 , 转眼就爬上十几二十米 , 其间还顺手用弯刀砍下枯黄的椰树叶子 。他算了算 , 平均每天摘一千个椰子 , 能赚400块钱 。
椰子产地|一颗椰子的航天城之旅
文章图片

每日清晨 , 符传皓爬上椰树开始一天的忙碌 。
“去年旱得比较严重 , 没怎么下雨 , 所以现在树没什么果 。原来一棵椰子树上能摘二十多个 , 现在只有七八个 。”符传皓说 。这也就意味着 , 今年要爬的树更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