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学反思如何写?( 七 )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情节简单,对话较多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多读,可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 。比如商人的焦急与气恼,重点是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
2、可按以下步骤提示学生开展阅读:
⑴感知阶段,要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
⑵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 。课文先写老人的判断,再写观察的发现,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

《找骆驼》教学反思如何写?


《找骆驼》一课情节比较简单,通篇大多是对话,写一位老人指点商人找走失的骆驼的事,说明遇到问题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出正确判断,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以及要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也就是说,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一种行为,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进行创造性表达的一个过程 。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同样阅读一个句子、一段课文,学生和教师的感受很可能迥然不同,老师要注重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注重引导学生的朗读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如自己读、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读、全班读、评价别的同学读再自读 。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会自然体会到课文中每个句子的不同语气,同时也了解老人到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样子,体会老人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 。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几点不足,如:在引导学生画出“老人看到的现象和由此判断从而知道的句子”时,因这个教学环节难度有点大,课前的预设不够充分,问题提得过快,学生对这个问题还未作出充分理解,以致有小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画出相应的句子 。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教学之本,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真正的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