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天台山的诗句( 三 )


全文语言生动平实、洗练,“核舟”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具体,其上的人物亦描绘得逼真而又生动,这些都无不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文笔 。
扩展资料: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 。
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 。
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主题思想 此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 。
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
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描写整个核舟,写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
参考资料:核舟记 百度百科...
李商隐写乐游原时的背景
背景:李商隐二十五岁时,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
《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 。
原文: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 。
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 。
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
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
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
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 。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
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
扩展资料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 。
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 。
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 。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 。
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
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 。
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 。
“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 。
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 。
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 。
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 。
这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
其实这里不仅是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 。
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短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