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
随着这首熟悉的民谣在耳畔响起,也就预示着距离百思特网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 。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进入腊月之后的第一个节日——“腊八节”,之后便是小年祭灶与除夕春节 。
对中国人来说,腊八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 。
腊月初八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吃上一碗腊八粥 。华北地区更是会腌制腊八蒜,用来应景过节 。
然而,或许不少同学对于腊八节的起源知之甚少 。其实腊八节与万圣节、圣诞节一样,都属于“舶来品” 。
这些节日来源于其他国家,于某个时间段才传入中国 。就拿腊八节来说,它就与释迦牟尼有着较深的渊源 。
那源自印度的腊八节,是何时传入中国的?这个节日为何会受到欢迎呢?
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民间有许多关于腊八节的来历及传说,最受大家认可的,莫过于秦王嬴政问鼎中原后,大肆修建长城、始皇陵等劳民伤财的大工程 。
从全国各地征调来的民夫,每日不辞辛劳地百思特网开山凿石,完成各种繁重的任务 。秦始皇又不懂得体恤百姓,导致有不少民夫饿死在工地上 。
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些民夫会有难得的一天休息日 。大家伙聚在一起,将所剩不多的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 。
后世人们便将每年的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还要吃腊八粥,以悼念那些远离家乡,遭秦国暴政施压的民夫 。
除了这个说法之外,还有关于岳飞、朱元璋以及民间“赤豆打鬼”等等腊八节起源的故事 。
总而言之,市井巷陌中至少流传不下数10种不同的腊八节风俗与起源 。若追根溯源,其实腊八节来源于印度佛教 。
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大家都知道,还未成佛之前的释迦牟尼,乃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的王子 。释迦牟尼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净饭王” 。
据古印度典籍记载,青年时期的释迦牟尼见众生皆苦,百姓不是饿死便是病死 。于是这位王子便遁入佛门,出家修道 。又许下宏天大愿,带领所有穷苦百姓,早日走向极乐世界 。
舍弃王位之后的释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树下,苦心悟道成佛 。六年后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他终于修成正果 。
释迦牟尼为了早日立地成佛,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佛门子弟不敢忘记释迦牟尼所受的苦难,便将每年的腊月初八定为“佛祖成道日” 。腊八节,也成为古印度时期,佛教的盛大节日 。
由此便能得出结论,其实腊八节的真正起源地,并不是在中国,而是古印度 。
说完了腊八节的起源,再来和同学们聊聊,这个节日是从哪个朝代传入中国的?
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经由西域传入中原,不少南北朝时的皇帝,都对佛教有种特殊的崇拜 。
比如,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其小字名为“陀罗尼” 。“陀罗尼”是梵语的译音,也是佛教文化里的一种咒语 。
除此之外,包括隋文帝杨坚,还有许多南朝皇帝皆非常信仰佛教 。杜牧就曾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也就是说,南北朝时,仅金陵城便有多达400多座寺庙 。因此,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原地区之后,颇受上层贵族的喜爱 。
正是从南北朝开始,诸如腊八节这些佛教带来的衍生文化,传入中原地区 。
《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谚语:“腊鸣,春草生 。”
《说文解字》“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 。”
说到这里,同学们或许已经清楚了腊八节的起源,以及这个节日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不过,腊八节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不是因为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兴盛 。
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先秦时期,中原就已经有类似于腊八节的传统节日 。
《礼记郊特牲》: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腊者,接也 。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
《礼记月令第六》:“孟冬之月时,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 。”
这两段记载描述的是,古人每逢岁末时期便来到宗庙,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这些祭祀仪式,又被称之为“腊日之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