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金名将魏胜:岳飞之后南宋最忠勇的抗金名将 大器晚成 屡胜金军 最终和岳飞一样倒在自己人暗箭下

魏胜是南宋名将 。出身农家,早年曾为弓箭手 。胆略过人,骁勇善战 。曾多次参与抗击金军,他一度被贾和仲诬陷,后来魏胜被平反,改任楚州 。在金国大将徒单克宁入侵时,魏胜力战而死 。

1164年冬日的一天下午,淮河边上的一处喊杀声,与四周的寂寥显得如此不相称 。在一处叫清河口的地方,一队宋军被困于此孤立无援 。听到上级拒不发兵的消息,领头的将军决定拼死为部下杀出血路 。随后,他命令步兵先行撤退,自己率骑兵殿后 。恰在此时,金兵如蝗虫般蜂拥而来,金兵手中的箭矢亦如雨点般射来 。这位大器晚成的将军抵挡不住这箭雨,最终翻身落马,享年四十五岁 。这位以一己之命换部下存活的将军,就是南宋一代名将——魏胜 。
初露峥嵘 智取海洲
魏胜,字彦威,1120年出生在今江苏宿迁的一个普通农户 。他出生时,北宋已是忧患丛生 。7年之后的靖康年间,汴京城破,北宋灭亡 。眼见山河破碎,年纪小小的他便将保家卫国的种子根植于心 。绍兴四年,尚未成年的他便应募成为一名弓箭手,迁居山阳一地 。在正史当中,魏胜的早年已不见记载,而史书对他的评价则是"多智谋,善骑射" 。从有关于他仅有的那几年记载来看,魏胜也确实担当得起这六个字的评价 。那时没有朝廷钱粮的支持,他自己召集兵马,组织义军,多次给以金兵重创 。
不过,这一切都要从几乎三十年后的绍兴三十一年说起 。那一年,金人违背了二十年前的盟约,准备大举向南进犯 。他们聚集粮草,打造兵器,强令治下的百姓作战 。此时宋朝正陈兵长江一线,一期与金兵隔江对峙 。金国自然预料到了与宋军在正面的交锋,却没想到一介区区武夫将会在沿海一地袭扰他们 。这个人,便是魏胜 。
当时的他,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也或许在乡里中小有名气 。"是时候了!"仅凭寥寥数字,想要报国的魏胜便让当地人纷纷起身响应 。于是他很快聚集了三百义士北渡淮河,直奔涟水 。在那里魏胜假借朝廷名义,宣布以德治民,不会伤害一个百姓 。当地百姓也十分怀念宋廷,很快就归顺到了魏胜的帐下 。就这般,魏胜又仅凭寥寥数语达成了目标 。收复一地的同时,当地百姓还决心与其一起去攻打海州 。由此可见,魏胜对人心的把握是何其准确 。
当时,海州的郡守高文富听说魏胜率人来袭,立即派人去拘捕他 。当魏胜行至与海州南相距80里的大伊山之时,与前来缉捕的金兵相遇 。虽麾下部众只是临时组织的义军,但魏胜依旧挥舞大刀,一骑当先 。威严的气势吓的这队金兵立即拨马回城闭门不出 。见部下狼狈逃回,高文富立马派遣城中百姓们到城墙上防御 。
魏胜明白此时不应强攻,只能智取 。于是他放出口风:水路均有大兵压境 。与此同时,他让自己驻扎在城外的部队张开多面旗帜,点燃烟火,使城里的防卫误认为魏胜这边兵马充足 。布置妥当后,魏胜派遣了几名士兵到城下故伎重演 。他们向百姓们昭示金人背信弃义,表明宋廷宽大爱民,希望能够与城内百姓联合抗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