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的诗词 特别是苏轼写屈原的( 六 )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
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 。
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 。
”《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 。
”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
(3)这首词写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这一年也是苏轼出任密州的第三年 。
词分为上阕和下阕,词中有中秋的圆月,杯中的美酒,更有词人深思,惆怅,困惑,幻想,相思,和最后的通透 。
苏轼在词的小序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闭上眼将自己放置在这样的场景里,酒杯中残留的暧昧余香,与流动在血液里的酒精,一起作用,小心而又剧烈地碰触饮酒人此时敏感的神经 。
没有醉酒的经历,不过见过一些,听过一些,在想,在那瞬间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月下,醉酒的人也许无法辨认,究竟是自己的视线模糊,还是事物的轮廓模糊 。
而我想,在覆盖的模糊中,一定会有某种存在的确定主宰着人的意志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时间在不停前移,时代在不断更替,但人寻找自我宣泄的方式似乎并不轻易改变 。
记得在电视里看到过很多次人醉酒的场景,他们在自己摇晃的视觉空间中暴露着自己发问的欲望,但又似乎并不企图找到任何想要的答案 。
中秋夜总能带来很浓的相思情绪,尽管自己也曾遭遇那种相思中落寞,但却不能说出这一晚与一年中剩下的364个夜晚有什么区别 。
也许人们已经习惯地把它当作了一个悄悄承认自己消极一面的借口 。
苏轼凝望着深蓝天空中的明月,回味着滑过喉间的酒味,设下疑问,让我们看到他心境的困惑与惆怅 。
这种方式的设问,让我想起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
”以前觉得天际因为它的广阔无边而宽容得能包容下每一个彷徨的人关于宇宙关于人生的疑问,但发现人们虔诚的等待却被天际的空旷所嘲笑,答案埋得太深,人,依旧空洞而不知所措 。
但也许,对天设问是古人偏爱的一种形式,亦或是一种固执的表现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句在回答前面问题的同时又设下了新的疑问,是苏轼更深沉的思索 。
两句相关联的疑问让诗人丰富幻想的产生展现得自然而符合情理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这一句写到了诗人从现实中引出的幻想 。
觉得苏轼是一个容易沉醉于自然里的人,如同在他的《前赤壁赋》中一样,诗人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融在一起 。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苏轼其人具有的浪漫的性格和飘逸的情怀,也或许是因为大自然——这个客观的实体不会给人的思...
苏轼、屈原,诸葛亮的精神
苏轼是伟大的 。
苏轼之伟大,在于他人格的圣洁和情怀的豁达. 苏轼是北宋文坛上一颗耀眼的巨星,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罕见的通才、奇才 。
他的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更以文名驰骋于北宋文坛 。
其为诗文挥洒流畅,浩瀚百态;其为词雄健奔放,开一代新风 。
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特殊人物 。
无论是宦海几起几落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还是出世入世、亦儒亦道亦释的复杂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开一代风气之先,还是在诗词文赋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旷世才华,都令世人瞩目. 苏轼的思想复杂,融儒、道、释于一体 。
他钦慕屈原、诸葛亮、曹操、周瑜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提倡"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要做一个风节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在他身遭贬谪,处境危艰时,又能以佛、老思想作为其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和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自我解脱的精神支柱,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乐观的情怀,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
苏轼的才华出众,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风格豪放,为后人所称颂 。
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
"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 有言道,一味地执着经不起挫折,"至刚则易折","至皎则易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