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市值持续暴涨背后:2021如何化优势为胜势?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 , 比亚迪展现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层面的深厚底蕴 , 同时也展示了其业务布局的全面性与前瞻性 。他们的业务像一只巨大的八爪鱼一样 , 触及到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多个角落 。
资本市场的嗅觉异常敏锐 , 他们在2020年将比亚迪推到了中国车企市值第一的宝座上 , 截止到2021年1月7日收盘 , 比亚迪A股市值达为6139.41亿元 , 曾经的中国第一市值车企上汽集团为2714.07亿元 , 2.26倍 。
而这一天 , 距离2020年7月7日比亚迪的A股市值首次超越上汽集团 , 刚好过去了6个月 。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不足燃油车十分之一的情况下 , 是什么撑起了比亚迪的高市值?一向冷血的资本为何选中了比亚迪?比亚迪又将如何化优势为胜势?
资本为什么选中了比亚迪?年中时比亚迪超越上汽 , 业界更多的看法还是:以特斯拉为首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热潮的带动 。而时至今日 , 业界对比亚迪的解析已经回归理性 , 这家中国汽车品牌的高市值 , 背后有巨大的潜力在推动 。
最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则提出 , 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 , 要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如果按照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2,577万辆估算 ,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超过500万辆 。
而根据1月6日比亚迪刚刚公布的全年销量数据来看 , 比亚迪乘用车2020年全年达成销售416,337辆 , 其中新能源车销售179,054辆 , 已是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 。
比亚迪2020年销量成绩单
2020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还未公布 , 但超过100万辆已是板上钉钉 , 而比亚迪的17.9万辆 , 占据了整体销量的近2成 。按这样的市占率发展下去 , 2025年500万辆的年销量中 , 会有将近100万辆来自于比亚迪 。
在2020年 , 比亚迪推出了全新的旗舰产品汉 , 这款车用下半年6个月的时间达成了40,556辆的销量 , 一度出现长时间的供不应求状态 。而除了新能源车 , 比亚迪2020年在燃油车上同样显示出了很强的竞争力 。
然而在销量背后 , 资本更看重的显然是比亚迪的技术储备 , 在这家企业内部被称为“鱼池” 。
比亚迪的“鱼池”除了销量上的潜力以外 , 比亚迪在技术储备上同样拥有一片大“鱼池” , 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刀片电池和IGBT 。
刀片电池在2020年初掀起了新能源汽车的“针刺测试挑战赛” , 这款电池能够通过动力电池测试中最严格的针刺测试 。(懂车帝原创:比亚迪汉电池工厂首次曝光 刀片电池真能让电动车自燃成历史?)
刀片电池
当时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表示 , 刀片电池将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虽然“彻底抹掉”这四个字本身并不太严谨 , 但刀片电池的出现的确大大降低了“自燃”的可能性 。
根据非官方消息 , 目前比亚迪正在与多个国际一线车企就刀片电池的应用合作进行谈判 , 其中不乏戴姆勒、福特这样的巨头 。(比亚迪刀片电池迎来神秘“1号客户” , 会是戴姆勒吗?)
有消息称戴姆勒造访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工厂
2011年 ,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仅为1.08GWh , 至2019年这个数据已经升至116.6GWh , 八年实现近百倍增长 。假设2025年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0-1800万辆、单车带电量为60kWh估算 , 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720-1080GWh 。
除此以外 , 比亚迪还有另一个杀手锏:IGBT 。
IGBT是汽车电控核心部件 , 也是电池之外成本第二高的元器件 , 它直接决定着整车的能源效率 。但由于设计门槛高、制造技术难、投资大 , IGBT此前基本被英飞凌、三菱、富士等海外巨头垄断 。
比亚迪车规级IGBT芯片
2008年 , 比亚迪以2亿元价格收购“宁波中纬积体电路” , 也就是现在的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时 , 几乎没有人认同这种做法 。2020年4月 , 比亚迪发布公告 , 称旗下子公司比亚迪微电子 , 正式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 , 并计划分拆上市 。随后短短几个月 , 比亚迪半导体 , 就完成合计27亿元融资 , 受到30家机构的热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