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鹧鸪天辛弃疾( 三 )


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
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 。
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 。
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见杨慎《词品》) 。
这当然首先决定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但同时也因为它代表辛词在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典故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 。
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
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 。
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 。
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 。
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 。
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 。
这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被形象地概括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话里 。
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因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传说中他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 。
在这里,作者发的是思古之幽情,写的是现实的感慨 。
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 。
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是多么鲜明的对照! 如果说,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那么,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
这首词的下片共十二句,有三层意思 。
峰回路转,愈转愈深 。
被组织在词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血脉动荡,和词人的思想感情融成一片,给作品造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深宏博大的意境 。
“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 。
这是第一层 。
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见《资治通鉴·宋纪》) 。
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 。
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动,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
”见《宋书·王玄谟传》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卫青、霍去病各统大军分道出塞与匈奴战,皆大胜,霍去病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 。
封、禅,谓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报天地之功,为战胜也 。
“有封狼居胥意”谓有北伐必胜的信心 。
当时分据在北中国的元魏,并非无隙可乘;南北军事实力的对比,北方也并不占优势 。
倘能妥为筹画,虑而后动,虽未必能成就一番开天辟地的伟业,然而收复一部分河南旧地,则是完全可能的 。
无如宋文帝急于事功,头脑发热,听不进老臣宿将的意见,轻启兵端 。
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元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两淮残破,胡马饮江,国势一蹶而不振了 。
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 。

【古诗词鹧鸪天辛弃疾】

辛弃疾是在语重心长地告诫南宋朝廷:要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