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原文、翻译、赏析怎么写?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原文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原文、翻译、赏析怎么写?】作者: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 。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去名叫金仆姑的箭 。
追忆着往事,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 。我看都把那长达几万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换种树的书吧 。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 。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
⑵少年时事:年轻时期的事情 。
⑶壮岁旌旗拥万夫:指作者领导起义军抗金事,当时正二十岁出头 。他在《进美芹十论子》里说:“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藉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 。”壮岁:少壮之时 。
⑷锦襜(chān)突骑渡江初:指作者南归前统帅部队和敌人战斗之事 。锦襜突骑: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 。襜:战袍 。衣蔽前曰“襜” 。
⑸“燕兵”句:意谓金兵在夜晚枕着箭袋小心防备 。燕兵:此处指金兵 。娖(chuò):整理的意思 。银胡觮(原字为“革”旁加“录”,音lù):银色或镶银的箭袋 。一说娖为谨慎貌,胡觮是一种用皮制成的测听器,军士枕着它,可以测听三十里内外的人马声响,见《通典》 。
⑹“汉箭”句:意谓清晨宋军便万箭齐发,向金兵发起进攻 。汉:代指宋 。金仆姑:箭名,见《左传·庄公十一年》 。
⑺髭(zī)须:胡子 。唇上曰髭,唇下为须 。
⑻平戎策:平定当时入侵者的策略 。此指作者南归后向朝廷提出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很有价值的抗金意见书 。
⑼东家:东邻 。种树书:表示退休归耕农田 。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作者青年时期那段传奇般的出色经历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上句写作者年青时参加领导抗金义军,曾率领过上万人的队伍;下句写自己率领精锐锦衣骑兵渡江南来 。“锦襜突骑”,即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 。“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具体描写南奔时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的场面:金兵晚上准备箭筒,修筑工事,而宋兵拂晓便发起了进攻 。燕兵,指金兵 。“夜娖银胡觮”,夜里整理兵器(准备天明的战斗),侧面说明义军进兵神速,出其不意 。娖,通“捉”;胡觮,箭袋 。一说,枕着银胡觮而细听之意 。娖,谨慎貌;胡觮是一种用皮制成的.测听器,军士枕着它,可以测听三十里内外的人马声响,见《通典》 。两说皆可通,今取前说 。“汉箭”句,指义军用箭攻击金人 。金仆姑,箭名,见《左传·庄公十一年》 。四句写义军军容之盛和南奔时的紧急战斗情况,用“拥”字、“飞”字表动作,从旌旗、军装、兵器上加以烘托,写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极为饱满有力富有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