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少说话的诗句有哪些?

1、只恐近来情绪 , 似风前秋叶 。
解释:还不如不说话 , 一切尽在不言中 。
出自:《好事近·相见两无言》
作者:李之仪(宋)
2、百舌无言桃李尽 , 柘林深处鹁鸪鸣 。春色属芜菁 。
解释:都不要说话了桃花梨花都要谢了 , 赶紧干活吧 。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
作者: 苏轼(宋)
3、无言独上西楼 , 月如钩 。
解释:默默无言 , 孤孤单单 , 我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 , 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与
我相伴 。
出自:《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作者:李煜(唐)
形容少说话的诗句有哪些?

4、海岳尚可倾 , 口诺终不移 。
解释:大海可以干枯 , 山岳可以倒塌 , 许下的诺言始 终不可改变 。
出自:《唐诗纪事·卷十八》
作者:李白(唐)
5、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
解释:但是看上去是一副赤血忠心的样子 , 谁能想得到其实全都是骗人的假话 。
出自:《天可度》
作者:白居易(唐)

初中语文重要的古文(古诗文中重要的句子)和古诗词,快点啊明天就...
《爱莲说》 (宋代哲学家 周敦颐)(2001年河北省中考阅读题)一、 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
( 3 分)1、 益: 副词 , 更 。
2、 植:树立 。
3 、鲜:少 。
4、濯:洗涤 。
5、 亵:亲近而不庄重 。
6、 妖:妖媚 。
7、蕃:多 8、宜:应当 9、独:只 , 仅二、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我只爱莲花 , (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 , 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
2、中通外直 , 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 亭亭净植 。
(茎)中间贯通 , 外形挺直 , 不牵牵连连 , 不枝枝节节 , 芬芳远播 。
(就)更显清香 , 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 , 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
4、噫 ! 菊之爱 , 陶后鲜有闻 。
唉!爱菊花(的人) , (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
三、“牡丹之爱 , 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 。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
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 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
五、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
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 , 胸怀豁达 , 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 , 美德广布四方 , 独立自主 , 威严不可亵渎 。
六、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
七、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补充说明:上文之字的标号①③④⑤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 , 的 。
②⑥⑦⑧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 , 无义 。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 用菊正衬莲 , 用牡丹反衬莲 。
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 菊之爱 , 陶后鲜有闻 。
) , 设问句(莲之爱 , 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 , 宜乎众矣 。
)理解背诵:①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 , 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 亭亭静植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公园花展 , 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 , 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 , 就是:牡丹之爱 , 宜乎众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