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叹母亲的诗句( 五 )


这里是苏轼“更听潇潇风雨哀”的地方,也是让他在异乡“无处话凄凉”的地方 。
可为凭吊者识 。
二泛泛东风初破五 。
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
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 。
一盏寿觞谁与举 。
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
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
——《蝶恋花》苏轼的第二个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起王弗和朝云来,王闰之的名气最小 。
她的才干见识也许比不上王弗,但也是一个贤淑的妻子 。
王闰之也先于苏轼去世,让苏轼再遭打击,“泪尽目干” 。
王闰之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 。
苏轼“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王润之惊怖之下,担心那帮小人还会从诗文中找出苏轼的罪状,于是把苏轼的诗稿焚毁 。
这件事也成了千百年来喜欢苏轼的人们心中一个永难弥补的遗憾 。
尽管如此,王闰之也并非没有艺术细胞 。
苏轼一家在汝阴的时候,一天晚上,堂前梅花盛开,月色鲜霁,王润之叫苏轼请朋友到花下饮酒,她说:“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 。
”苏轼大喜说:“我还真不知道你会诗 。
刚才你说的话,真是诗家语言 。
”所谓真诗在民间,并不会写诗的王闰之不经意间却说出了富有诗意的语言,给了苏轼灵感,让他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
王闰之性格柔顺贤惠 。
在黄州的时候,苏轼心情郁闷,而小孩还在他面前牵衣哭闹,苏轼要发火,王闰之开导苏轼说:“你怎么比小孩还痴,为什么不开心点呢?”苏轼听后正有所感愧,王闰之又洗涤好酒杯放在他面前 。
这件事被苏轼写进了诗里 。
在黄州苦涩艰辛的岁月中,有贤妻如此,对苏轼来说是一种大安慰 。
在王闰之过生日之际,苏轼放生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