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二 )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 嗣布 。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
秋蕊香引

【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 消息 。
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ソ鹁?。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 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 。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
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 。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烛暗时酒 醒,元来又是梦里 。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l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 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
[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
一首写中秋节的古诗词加赏析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八月十五的夜晚,碧空无云,朗月舒波 。
明澈的月光泻向大地,大地一片雪白,庭院中也好像铺了一层银霜 。
树上的鸦雀几经惊扰,终于渐渐安栖下来 。
夜,更静了,也更深了 。
秋露悄然而降 。
清冷的露珠无声地布满桂枝,沾湿桂花,阵阵桂香在寒气中飘散 。
这清幽的桂香引起了诗人的遐思:今晚,广寒宫前的那株桂树恐怕也沾上露水,收枝敛叶了,不然,怎会有这多清光照人间?呵,千里清光人共仰,只不知与清光同洒人间的秋思将落在谁的心上?望着这秋月,诗人更觉思绪纷然,相思无着,这一片深情又该托付给谁?
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作文:探索“中秋节”奥秘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
中秋节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
这也是我国仅次於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徵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
关於“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於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