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洛维茨|霍洛维兹

霍洛维茨(霍洛维兹)
在20世纪的美国 , 最有影响的两位钢琴家是霍洛维茨与鲁宾斯坦 。二人的演奏风格差异极大 , 很少有共同点 。可在键盘之外 , 两位大师倒是在食物方面都有各自的传奇故事 。鲁宾斯坦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 , 他在生活中的种种讲究 , 简直就是进入财务自由而有品味的永恒典范 。小泽征尔曾经回忆 , 他年轻时有段时间与鲁宾斯坦一同演出 , 后者请他吃饭 。指挥家当年的经济情况并不宽裕 , 那位美食家的讲究与奢华 , 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 。反观霍洛维茨 , 人们提到起的时候 , 往往会说到他特别钟爱的一种清蒸鱼 。
霍洛维茨|霍洛维兹
Vladimir Horowitz(图:wiki common)
这道蒸鱼菜肴其实有很多是反映了钢琴家的性格 , 而非单纯的口味 。到后期 , 霍洛维茨选择在哪里开音乐会 , 条件之一就是他下榻的酒店必须能做好那种清蒸鱼 。否则 , 钢琴家都不考虑在那里演出 。在那么多钢琴家都追求演出合同的年代 , 霍洛维茨这么做 , 自然是因为人们永远对他趋之若鹜 。可如果单单认为 , 霍氏“无鱼不演”的做法是在耍大牌 , 那也是不对的 。鲁宾斯坦与霍洛维茨这两个人最大的差别 , 可能就是前者十分达观 , 用现在的话说 , 他的心很大 。而霍洛维茨的性格 , 就总是有某种紧张和神经质的成分 。
观察这位巨匠的许多作为 , 我都会感到这恐怕是性格使然 , 并非单纯的耍大牌或口味的问题 。后来 , 得知霍洛维茨吃蘑菇的一百思特网桩往事 , 发现其中折射出丰富的内容 。这样一位挑剔的钢琴家 , 居然曾由于误食毒菇而有性命之虞 。
有一次 , 霍洛维茨采了一些蘑菇 , 自己烹调食用 。他自认为对于菌菇有着丰富的知识 , 不想这道蘑菇料理完成后 , 钢琴家竟然中毒晕厥 。所幸后来性命无忧 , 否则20世纪钢琴演奏的历史都可能会改写 。得知此事 , 首先让我惊奇的是:居然 , 霍洛维茨也会自己做饭?还是自己采蘑菇来做?!尽管不知这是何时发生的 , 但从钢琴家后来的生活看 , 应该是他年轻时的事情 。日后的霍洛维茨 , 由于持续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 , 几次隐退 , 又几次复出 。隐退期间 , 钢琴家也会录制唱片 , 生活方面则有些深居简出 。彼时 , 霍洛维茨住在纽约的公寓中 , 墙上挂着毕加索的画(后拍卖) 。
很难将此时的钢琴家同野蘑菇联系到一起了 。人们说起他的口味 , 往往就提起那款清蒸鱼 , 甚至有人调侃后期的霍洛维茨已到了“靠清蒸鱼维持生命”的地步 。想来钢琴家自烹野蘑菇 , 应该是他年轻时的事情 。彼时 , 霍洛维茨与另一位尚且年轻的巨匠 , 小提琴家米尔斯坦一同离开1918之后的俄罗斯 。二人在欧洲闯荡 , 一段时间后 , 霍洛维茨取得了爆炸性的影响 , 米尔斯坦则慢热许多 。虽然不能确定那餐蘑菇究竟是何是吃的 , 可倘若钢琴家真的误食致命毒菇 , 其改变历史的作用几乎立刻就可以看到 。在欧洲爆红之后 , 霍洛维茨赴美 , 由于战争和隐退等原因 , 之后他的活动较多以美国为中心 。即便如此 , 钢琴家早年在欧洲的影响力何等惊人 , 我们也能从一些记录中窥知一二 。
霍洛维茨|霍洛维兹
图:摄图网
他的两位巨匠级同行 , 鲁宾斯坦和阿劳都在各自的回忆中 , 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他们初听霍洛维茨的情景 。霍洛维茨造访巴黎之前 , 鲁宾斯坦早就成为那里的大明星(其实鲁宾斯坦比霍洛维茨年长了一代) 。他在回忆录中记下了当时霍的演奏如何令自己感到震惊 。一位与他相熟的女士直截了当地说:“阿图尔 , (肖邦的)《船歌》不再是你的了” 。鲁宾斯坦为此伤心 。而当他到后台拜访霍洛维茨时 , 后者正为“弹错了一个音”感到苦恼 。鲁宾斯坦自忖 , 自己也能够如此的话 , 倒是无憾了 。
诚然 , 鲁宾斯坦的一大特色 , 便是哪怕他弹了大把错音 , 人们也依旧折服于演奏的魅力之下 。至于霍洛维茨 , 他日后也渐渐不那么在意是否错几个音了 。问题不在于错音本身 , 而是鲁宾斯坦这样的大钢琴家 , 也为这种“骇人听闻”的演奏所惊奇!霍洛维茨的技巧之高超 , 已进入“恐怖的”境界 。至少在钢琴家听来 , 恐怕有时真的不能不惊出一身冷汗 。二战前 , 仍是超技演奏盛行的年代 , 霍洛维茨的演奏却仍可谓“强中更有强中手” , 绝不夸张 。而与此同时 , 他整体的音乐表现 , 相对于旧时代的浪漫派风格 , 又带着很多新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