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的发言稿

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的发言稿尊敬的领导及科学组的全体同仁们:
下午好!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 。收获着—学度教育教学果实的同时,向—学度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再次躬耕教苑,为新的学播洒希望的种子,期待着“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的盛景早日到来,因此,在教研室*老师的殷切目光中,在*校长及教学处*主任的深情嘱咐中,我们今天全组坐在一起,借参加《科学课程实验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直面科学教学遇到的问题,探究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或方法 。
【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的发言稿】首先,汇报一下这次《研修》活动的内容及我的一些感受 。月日,盼望已久的暑假拉开序幕之际,带着*校长的重托:“好好学,把培训精神带回来辐射到全组每一个成员”,我随福福田区、宝安区来自个学校位科学老师和福田区教研员**老师一行人的大队伍,乘机来到美丽的广西师范大学的所在地---桂林,桂林的山美、水美,人热情,而参加研修的我那时的心中更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憧憬,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次规格较高的培训,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学校领导在经费不太宽裕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让我参加了这个培训,我不但感受到了学校领导对科学学科的重视,而且还感受到了他们对我此行所寄予的重托 。因此,我不敢有辱使命,在培训的天时间里,除月日下午因眼睛发炎就医请假半天外,其它时间均按时参加听课并积极参与研讨,以期不负学校领导的期望,也希望像*老师在我博客里所说的那样能“取得真经” 。天时间里,我听取并参与了《听科学教育报告会》、《互动式讲座与交流》《参与式研修》《考察》《座谈与交流》五个方面的学习与研讨 。下面就以内容归类的形式给大家逐一介绍 。
.科学教育报告会
月日广西师大邀请著名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泽院士主讲《创新能力培养与科学教育》 。在报告会中,张院士站这较高的位置上主要谈了创新能力是什么?科学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科学教育需要训练什么等五个问题 。他以生动的事例告诉与会的老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关整个国家的命运,科技创造生活,科技创造未来,我们的改革先驱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更能深切的了解和感受到科技发展对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意义和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也更能知道经过我们培养的学生,他们将来最终会走向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的科学素养如何,能否在科学技术或生产领域里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这些都是对我们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价值观引导的检验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里有一句话说:“科学教师是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这句话曾引起参与研修老师的热议,许多老师和我一样有种醍醐灌顶般的感悟:以前从来没有体会到科学教师和其他语文、数学等课目的老师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说有不同,也就是学科特点不一样,从来没认识到科学老师原来竟可以站在科学界代表的位置上,这样的位置让我惶恐,也使我倍感责任重大,让我惶恐的是自己是否能真正称得上这个代表的称号,责任重大是自己培养的人是否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关乎到能否在未来的社会中利用科学知识去为人类服务 。“科学教师作为科学界在课堂里的‘代表’出现,使教师角色的定位从教书转化为教人;教学目标定位从知识传承转化为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以,科学教育意义重大,创新能力培养关乎未来 。报告中还谈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大多具有“执着、追求、信仰”“机遇、不迷信权威”“正确的价值观”等素质,而这些也告诉我们“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的科学老师在培养未来的人才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的“自信”,激励他们“进取”,同时坚定他们的“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