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端午节( 二 )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
4、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说
近代超多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其生产工具超多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 。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
5、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
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
6、恶日禁忌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 。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 。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 。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 。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构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
7、夏至说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 香港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 。
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闻世后学者吞吐百家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 。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 《文史知识》1983年5期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 。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 。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必须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资料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