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格式怎么样?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教学目标】
1.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归类的基础上,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概况课文所选内容中孔子谈到的学习方法及态度,以及人格修养方面的思想观点 。
2.联系自身,说说对文中有关“学习之道”以及个人修养论述的理解 。
3.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探究《论语》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和热爱 。
【教学重、难点】联系实际理解《论语》的思想内容及现实意义,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教学方法】引导法和讲授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但你们知道吗?孔子生非其时,一生屡遭打击,从没有获得过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如果我们细考孔子的一生,会发现他的一生无权无势,只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过治理国家之权 。但那些声名显赫的王公贵族们早已在历史的长空中灰飞烟灭,而孔子留下的那些宝贵思想直至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他守丧三年方才洒泪而去,而子贡则整整为他守丧六年 。孔子到底有怎样的人格魅力,使得人们对他这样崇敬景仰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孔子,走近他的《论语》,来探寻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
出示任务:对《论语》十二章课文内容的简单回顾 。
(二)再读课文,迁移阐发
出示任务:
1.在上节课学习基础上,学生自读课文,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概括所选的`这几则语录中孔子谈到的学习方法及态度,以及人格修养方面的思想观点 。
反馈指导: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 。
2.结合自身在学习方法和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态度,并谈谈你对“学习之道”的理解 。
反馈指导:注意与自身实际相联系
3.围绕课文中阐述关于修身的章节,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谈谈对这些词的理解,并讨论这些关于修身的论述在今天是否有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