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丑闻》读后感摘抄( 三 )


若是如此,互联网仿佛冰冷虚假到让人徒生寒意,但倘若没有这个秘密的班级论坛,也许体罚仍会继续,那些学生心中藏匿的黑暗也许永远无法逃脱出来 。但值得庆幸的是,残酷青春终会过去,它不过是我们回首往事时,洒满了金色阳光的画面中几处微小的,未被照射到的暗影,浅浅淡淡,一直都在,只因我们已经有能力坦然面对 。
《我们的丑闻》,如同一面照射出我们过往和当下的镜子,令正在成长的少年直面残酷的青春,令已然成长的我们回首年少的轻狂,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在这或轻快或沉重的字里行间中,从这芸芸的学生中,照出一道模糊而又清晰的自己的倒影,而由此对曾经、对当下生出一番人生的感悟 。
《我们的丑闻》读后感(五):好孩子、坏孩子
不是没有这样的经历的,想到初中的时候,瘦弱的数学老师突然暴跳如雷,一脚踹在一个上课讲小话的男生桌子上,震得全班鸦雀无声,那种无声的压抑现在想来都一阵阵后怕 。那一脚没有踹在我身上,但是印在了我心里,对老师的恐惧和疏离可能要终我一生了 。
郑渊洁说过,“没有坏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坏老师 。”深以为然 。不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纯洁的天使,不然也不会有书中的“允善”之流,可是,一个好老师不会把好孩子逼成坏孩子,把坏孩子逼得更坏 。《我们的丑闻》就是一本记录了被压抑了的学生的残酷日记 。
人都有恶的一面,教育应该用理性和伦理去教化学生驱恶扬善,而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 。“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哪怕知识再丰富,也是一个危险品 。”高一班主任的话,我记在心里 。很幸运,有这样的老师任教,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是我的人格、做人的基本理念基本定型,我不会是危险品 。
如果你看了《我们的丑闻》和《三个傻瓜》,你就会知道:原来不仅是我们在教育体制下挣扎,东边的韩国姐妹和南边的印度兄弟也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
人真是应该多看看书、看看好电影,很多事情不可能通过舆论媒体公开报道,文化产品的用途和力量得以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