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所有的古诗名字( 七 )
鲁迅先生论美学时曾说:意美以感心,音美而感耳,形美以感目 。
一般讲,古诗词都具有意美﹑音美﹑形美这三个特点 。
古诗词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美的教育 。
教学每一首古诗词,都要让学生得到一次艺术享受,受到一次美育的熏陶 。
因此,抓住这三个特点进行古诗词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
意美,就是意境美 。
欣赏古诗,要特别注意欣赏古诗的意境 。
意境,是诗的核心,是诗人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的凝聚和升华后的艺术表现,是诗人通过具体物象描写所传达出来的一种整体的艺术氛围,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
这种统一,既是情与景的融合,又是虚与实的结合 。
”意境就是诗(词)人内在“情”(意)与外界的景物(境)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鲜明生动含义深刻的生活画面 。
诗(词)人往往依靠它蕴蓄丰富的内容,寄托强烈的感情,以启发读者展开联翩的想象,去领会言外之意,并从中受到一次美育的熏陶 。
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诗词去分析其中丰富的内容,领会诗(词)人强烈的感情,并从中发掘出深刻的含义 。
要做到这一点,再现诗词的意境是个关键 。
音美,就是音乐美 。
古诗词和辙押韵,字数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
因此,古诗词教学应以朗读为主,而且可以吟唱 。
通过吟唱,通过配乐,以显示古诗词的音乐美,把学生引入诗词的意境,细细玩味其中的深刻含义 。
这就叫“音美以感耳” 。
形美,就是形象美 。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诗画相通,两者相发,相得益彰 。
因为诗情与画意是融为一体 。
如杜甫脍炙人口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林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这首古诗,不仅对仗工整,显示了形式美;而且色彩艳丽,显示了形象美 。
若运用多媒体技术,就会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黄鹂在翠柳上歌唱,白鹭在青天中翱翔,远处有皑皑的雪山,近处停泊着东吴的船只 。
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画面,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我们在欣赏诗歌时,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先找出那些寄寓着作者情思的意象,然后通过形象再造,体味意境 。
如欣赏杜甫的《春望》,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诗中出现的一组组意象,一幅幅画面,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想象再造,学生借助画面,可以感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形美 。
国都沦丧,到处是衰败的景象,然而山河依旧;春天降临到故都长安,而眼前却杂草丛生,惨不忍睹 。
在诗与画的交融中,有利于学生进入作者所创设的艺术境界中 。
我们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的同时,通过形象思维,把诗词变成一幅幅风景画或生活画,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 。
这就叫做“形美以感目”二﹑古诗词教学,教师应顺应新形势,转变观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古诗词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
古诗词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丰富的情感 。
在提倡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
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
古诗词教学是一个含英咀嚼的过程 。
作为初中的语文老师,应在情感体验和创新上下功夫,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朗读﹑编辑﹑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的特长,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 。
1、激趣——让学生爱诗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古诗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喜爱古诗,赏诗的欲望才能被激发出来 。
因此,教学中首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兴趣,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之中 。
依据学生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课前“名家诗句接力”、“诗词名句抢答”等竞赛;依据诗画交融的特点,利用电脑让学生“据诗绘画”、“据画...
- 《三体全集 签章典藏版(套装共3册)》读后感摘抄
- 查第格(插图珍藏版)读后感1000字
- 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读后感100字
- 《创新者的窘境(珍藏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 十年一品温如言 完美珍藏版(全三册)(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温
- 冰墩墩|冰墩墩会绝版吗
- 股市长线法宝(典藏版)读后感1000字
- 堂吉诃德:插图典藏版的读后感大全
- 柳林风声(插图版)读后感锦集
- 淘宝|淘宝特价版改10万销量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