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 三 )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 。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 。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 。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 。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 。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
5《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 。“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 。“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 。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 。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玉枕”,瓷枕 。“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暗香”,菊花的幽香 。“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 。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 。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 。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 。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 浓” 的情境 。
6《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赏析]这首词的用意在哪儿呢?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 。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 。辛弃疾生于南宋时代,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 。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 。因此,辛弃疾的词全是讽刺 。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为什么不这样说呢?这就跟词调有关系,因为这种词调规定头一句只能五个字,第二句七个字,所以只能倒过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