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你的同意,没人能让你觉得自卑( 二 )


这样被爱、被接纳的孩子,他从小就会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信念:“我是重要的 。”“我是值得被爱的 。”“世界对我是友好的,世界是安全的 。”
孩子本来对一切都充满兴趣,大人扫地、做饭、洗衣等都想参与进来,然而,一些家长“嫌弃”孩子做不好,会表示拒绝 。很奇怪的是,这些家长几年后又会说:你怎么那么懒,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会做 。
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最恰当的时机 。如果家长多一些耐心,愿意让孩子更多地去尝试,他们一定会越做越像样,体会到成就感,同时体验到:“我的想法是被尊重的 。”“我能把事情做好 。”“我是有价值的 。”
否则,孩子可能会承接到父母的能量,希望自己一下就做到完美,对于学习、练习的过程没有耐心,急于求成,必然经历挫败,感觉无力,丧失自信 。
因为自我否定,从而不敢去表现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做事畏首畏尾,必然会错过很多机会,无法展现自己的风采 。
正如卡耐基说:“世界上多数人并非败在了能力上,而是败给了不自信 。”
我们会发现看上去很漂亮、有气质,各方面都属于“优”的人,其内心可能是自卑的 。
对于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来说,面对别人的评价与批评,即使是在说事情,他们也认为是在否定自己,所以会感觉到自己的“不好” 。
他们认为自己想的就是别人感受到的,只有跳出自己思维的怪圈,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

自卑的人往往也会自大,想要评判、贬低别人,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以此证明“我是有价值的 。”反过来,当发现自己比不上他人时,就会沮丧、自我批评、厌弃自己 。
我们被那些能够
定义自己身份的事物主导着 。
一旦我们能自己定义自己,
就获得了掌控外在的能力 。
——罗伯特·阿萨吉欧利
因为不自信,我们想要隐藏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也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
当我们看见自己“阴暗面”下面受伤的自己,便会越来越接纳这样的自己 。这样的接纳,会让我们敢于呈现自己的真实,敢于说“不”,这会支持我们一点点拿回内在的力量 。
事实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没有两个人的人生之路是一样的 。
总是有人比我聪明,有人比我多看了一些风景,有人在某方面的能力比我强……可是,除非我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否则,别人做了什么,TA是怎样的,我又何必在意呢?
当我们不带评判地去看见他人的不同,甚至换成:你的想法真有趣;真有意思,TA和我不一样~或许,我们看到的世界会开始变得不同:每个人就是这样自然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