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写课外的古诗( 五 )


可怜今夜月 , 不肯下西厢 。
鉴赏: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 。
“竹”和“诗” , 一为自然之物 , 一为社会之物 , 二者本无从比较 , 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竹具有清瘦的形象 , 诗具有清瘦的风格 。
“瘦”字用得生新 , 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 。
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 , 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 , 已不同凡响 , 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 , 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 。
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 , 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 , 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 。
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 , 但透过竹影和梅香 , 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 。
在后两句中 , 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 。
可怜者 , 可爱也 。
当诗人信步庭院时 , 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 , 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 , 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 。
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 , 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 , 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 , 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
7、春行即兴 唐代: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 涧水东流复向西 。
芳树无人花自落 , 春山一路鸟空啼 。
鉴赏: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 , 然二字亦分主客 , 情为主 , 景是客 。
说景即是说情 , 非借物遣怀 , 即将人喻物 。
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 , 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 。
”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 。
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 , 但句句写景 , 句句含情 , 却是比较突出的 。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 , 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 , 都是一些宜人之景 , 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 , 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 , 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 , 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
8、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代: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 , 乱后还乡亦可哀 。
风雨梨花寒食过 , 几家坟上子孙来?鉴赏: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 。
清明时分 , 春雨飞飞 , 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 , 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 , 那是非常的零乱 , 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 , 那是让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
9、夕阳楼 唐代: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 , 上尽重城更上楼 。
欲问孤鸿向何处 , 不知身世自悠悠 。
鉴赏...
小学4年级课外古诗词 四年级下册课本课外必背古诗词四年级下册1、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 ,  只有敬亭山 。
2、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  ,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  白银盘里一青螺 。
3、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 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4、乡村四月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 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才了蚕桑又插田 。
5、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
6、渔歌子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 , 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 。
课 外7、惠(huì)崇春江晚景(宋)苏轼(shì)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lóu蒿hāo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tún)欲上时 。
8、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 , 死亦为鬼雄 。
至今思项羽 , 不肯过江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