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哪国人发明的,味精是谁发明的( 四 )


第三阶段:随着科学的进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味精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自1965年以后我国味精厂都采用以粮食为原料 玉米淀粉、大米、小麦淀粉、甘薯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谷氨酸钠,为市场上增加了一种安全又富有营养的调味品,用了它以后使菜肴更加鲜美可口 。
我国发明历史
1925年,吴蕴初将自己的生产工艺公开,以做好向欧美行销的准备 。1926~1927年吴蕴初还将“佛手牌”味精的配方、生产技术等,向英、美、法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申请专利,并获批准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中国的化学产品第一次在国外申请专利 。1926年,佛手牌味精获得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金奖 。1930年,1933年,吴蕴初的味精继续在世界博览会上连续获得奖项,佛手牌味精打入了欧洲等海外市场 。日本“味之素”在东南亚的市场也被中国产品取代 。
按照北洋政府的专利法,吴蕴初的味精专利可以享有5年的专利保护 。1926年,吴蕴初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的专利,希望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 。此后,国内各地先后出现了十几个味精品牌,国货味精市场极大繁荣,日本的“味之素”除了在日本关东军占领的我国东北地区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 。
1925年,因有了声势浩大的 五卅运动相助,日货更受抵制,本来无力与味精竞争的味之素更趋颓萎,连南洋的华侨也弃日货味之素,改用了国货味精,进入了“天厨” 。佛手牌味精不但打入了南洋各国市场,而且很快就成了该市场的紧俏商品 。
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等权威部门的评审表示:味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一定的限制,无需担心其安全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和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翟凤英表示,他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国成年居民味精消费与超重有一定的关系 。味精日均消费量超过1克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为37%,而低于1克的为28% 。每天摄入味精累计超过2.2克,超重风险显著增加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中国1万名成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5.5年的跟踪调查 。结果显示,与每天摄入味精量少于0.5克的人相比,摄入超过5克的人,5.5年后超重或肥胖的几率比前者要高30% 。这个可能和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欲有关 。
1、婴幼儿大量食用味精后,会使血液中的锌转变成谷氨酸锌从尿中过量地排出体外,从而22、哺乳期的母亲如果食用过量味精,大量的谷氨酸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导致婴儿缺锌 。
3、过多食用味精后,人体血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就会升高,会妨碍钙和镁的吸收,从而造成短期的头痛、心跳、恶心等症状,且对生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