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长漠及哪个是错别字( 七 )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 。
最后一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
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
七,《雁邱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
点评: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 。
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 。
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 。
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 。
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 。
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 。
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 。
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 。
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
有没有名家写的古诗鉴赏的文章? 杜甫《蜀相》赏析周汝昌(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专家、诗人、书法家)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题曰“蜀相”,而不曰“诸葛祠”,可知老杜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 。
然而诗又分明自祠写起 。
何也?盖人物千古,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 。
因武侯祠庙而思蜀相,亦理之必然 。
但在学诗者,虚实宾主之间,诗笔文情之妙,人则祠乎?祠岂人耶?看他如何着墨,于此玩索,宜有会心 。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 。
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 。
这首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
接下去,杜甫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 。
有人说,那首联是起,此颔联是承,章法井然 。
不错 。
又有人说,从城外森森,到阶前碧色,迤迤逦逦,自远望而及近观,由寻途遂至入庙,笔路最清 。
也不错 。
不过,倘若仅仅如此,谁个不能?老杜又在何处呢?有人说,既然说诗人意在人而不在祠,那他为何八句中为碧草黄鹂,映阶隔叶就费去了两句?此岂不是正写祠堂之景?可知意不在祠的说法不确 。
又有人说,杜意在人在祠,无须多论,只是律诗幅短,最要精整,他在此题下,竟然设此二句,既无必要,也不精彩;至少是写走了,岂不是老杜的一处败笔?我说:哪里,哪里 。
莫拿八股文的眼光去衡量杜子美 。
要是句句切题,或是写成不啻一篇孔明传 。
谅他又有何难 。
如今他并不如彼 。
道理定然有在 。
须看他,上句一个“自”字,下句一个“空”字 。
此二字适为拗格,即自字本应平声,今故作仄;空本应仄声,今故作平 。
彼此互易,声调上有一种变换美 。
吾辈学诗之人,断不能于此等处失去心眼 。
且说杜甫风尘澒洞,流落西南,在锦城定居之后,大约头一件事就是走谒武侯祠庙 。
“丞相祠堂何处寻?”从写法上说,是开门见山,更不迂曲;从心情说,祠堂何处,向往久矣!当日这位老诗人,怀着一腔崇仰钦慕之情,问路寻途,奔到了祠堂之地,他既到之后,一不观赏殿宇巍巍,二不瞻仰塑像凛凛,他“首先”注意的却是阶前的碧草,叶外的黄鹂!这是什么情理? 要知道,杜甫此行,不是旅游,入祠以后,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他和普通人一样,自然也是看过了的 。
不过到他写诗之时,他感情上要写的绝不是这些形迹的外观 。
他要写的是内心的感受 。
写景云云,已是活句死参;更何况他本来真写祠堂之景?换言之,他正是看完了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使得他百感中来,万端交集,然后才越发觉察到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才越发感受到数声呖呖黄鹂,荒凉之境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