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的作品其特点是什么?( 六 )


北雁荡山景区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分灵峰、三折瀑、灵岩、大龙湫、雁湖、显胜门、仙桥、羊角洞等八大景区,共计景点500多处,以峰、洞、瀑、嶂称胜,有102奇峰,66洞天、27飞瀑、23嶂峦之说 。
雁荡山图片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寰中绝胜”、“天下奇秀”的名山,雁荡山自有其自身的山水美学特色 。
雁荡山由于地形复杂、景象丰富、一景多象等景观特点,所以雁荡山最突出的形象美的特点还是奇 。
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人视为雁荡山的“明庭” 。
元代文学家李孝光云:“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 。
”正道出了“二灵”审美风格上的区别 。
以灵岩古刹为中心,后有灿若云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对峙,壁立千仞 。
现在,北雁荡山不仅有著名的佛寺,也有著名的道观,关于佛、仙的传说甚多 。

【潘天寿的作品其特点是什么?】

千百年来,历代许多文士名流,如南宋的谢灵运,唐代的杜审言,北宋的沈括、叶适,明代的徐霞客、汤显祖、戚继光,清代的袁枚、邓石如,近代和现代的康有为、蔡元培、叶圣陶、郁达夫、郭沫若、邓拓以及张大千、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名人,都在北雁荡山浏览和考察中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佳作,景区内摩崖碑刻多达300余处,大为名山生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