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桥之美》教案怎么写?( 八 )


⑴ 比较两文作者的不同身份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写作角度 。
⑵ 抓住本文中心句比较两文内容上的不同 。
⑶ 比较两文的语言 。
2、语境解读法
《桥之美》的语言画面感很强,修辞灵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 。因此在具体赏析课文时我选择采用语境解读法,使学生结合语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最终使学生既欣赏了桥之美又学习了语言之美 。具体操作如下:
⑴ 在比较阅读基础上抓住文眼来析读
文章的开篇部分往往有最简练的文字作文眼来统摄全篇或交代线索以贯穿全文 。本文题目中的“美”即为文眼,析读时引导学生顺着“美”字将文中画面一幅幅铺展开来 。
⑵ 诵读、赏析、品味、想象 。
⑶ 通过替换、删除描写的词语、或更改修辞方法,细加推敲品读,进一步把握文中语言的魅力
3、分组讨论法
三、提高能力说学法
“最好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笛卡尔)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在教读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赏析的几种方法:
1、联系:将词放在句中品,将句放在文中悟 。
2、替换:
⑴ 比较替换字词的不同效果
⑵ 抓住文中修辞,比较更换修辞或不用修辞的不同效果;
3、转化:将文字与画面或音乐结合,多角度品味 。
4、讨论:互相启发 。
四、优化组合说程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追求师生良性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备好课但不事先设定所谓的严格的教学步骤,而是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师要因势利导,艺术地驾驭课堂,良好地把握以下教学节奏:
比较阅读
语境解读
讨论品评
迁移拓展
具体做法如下:
1、导课:
⑴ 多媒体展示多幅桥的优美画面,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
⑵ 复习《中国石拱桥》,出示结构示意图,引起学生对比讨论 。
⑶ 出示《桥之美》中心句 。
2、解读
⑴ 抓住本文文眼及中心句“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讨论:不同的桥是怎样与不同的环境在相互联系对比协调中体现美感的 。
⑵ 展示板书 。
3、读、赏第四、五两段,品味语言的魅力,同时展示画面 。
4、展示音画课件,诵读课文第四、五两段 。
三、迁移拓展
⑴ 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 。
⑵ 教师总结: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本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寻求美或新的发现,不仅寻求美如此,做其它事也是如此 。
【作业的精心设计】
选题完成作业,要求1与2型的作业各选一题完成:
1、
⑴ 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桥名的由来,如西湖的断桥名因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