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崆峒山诗词( 四 )


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 。
人生浮且脆,鴥若晨风悲 。
东海迸逝川,西山导落晖 。
南郊悦籍短,蒿里收永归 。
谅无畴昔时,百病起尽期 。
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疗治 。
倾家行药事,颠沛去迎医 。
徒备火石苦,奄至不得辞 。
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 。
睿圣不得留,为善何所益 。
舍此赤县居,就彼黄垆宅 。
永离九原亲,长与三辰隔 。
属纩生望尽,阖棺世业埋 。
事痛存人心,恨结亡者怀 。
祖葬既云及,圹(土+遂)亦已开 。
室族内外哭,亲疏同共哀 。
外姻远近至,名列通夜台 。
扶舆出殡宫,低回恋庭室 。
天地有尽期,我去无还日 。
居者今已尽,人事从此毕 。
火歇烟既没,形销声亦灭 。
鬼神来依我,生人永辞诀 。
大暮杳悠悠,长夜无时节 。
郁湮重冥下,...
描写秋的意境的诗词有哪些?
描写秋的意境的诗词有:陶渊明《酬刘柴桑》: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 。
李白《赠庐司户》:秋景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 。
杜甫《月》:天上秋在即,人间月影清唐 。
一、《酬刘柴桑》1、《酬刘柴桑》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与刘柴桑的唱和诗 。
此诗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
全诗简短明快,清新淡雅,具有古风特点 。
2、原文:酬刘柴桑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
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
3、白话译文:偏僻的居处少有人事应酬之类的琐事,有时竟忘记了一年四季的轮回变化 。
巷子里、庭院里到处都是树木的落叶,看到落叶不禁发出感叹,才知道原来已是金秋了 。
北墙下新生的冬葵生长得郁郁葱葱,田地里将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黄饱满 。
如今我要及时享受快乐,因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我是否还活在世上 。
吩咐妻子快带上孩子们,乘这美好的时光我们一道去登高远游 。
二、《月》1、原文: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
2、白话译文: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 。
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 。
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 。
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 。
3、诗的主题: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
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
诗词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所以鉴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必须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及其作用 。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中光影色彩的渲染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 。
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也可以是反衬 。
(1)各种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 。
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
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 。
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侧面描写———衬托对比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