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文学成就( 七 )


他由近景,想象扩大到了远景 。
此时,一轮红日正喷薄而出,万道霞光照耀下的河山更显壮丽 。
如果此词上阕是从空间的广度上描摹,那么下阕则是从时间的深度上挥洒 。
其次,毛泽东诗词善于通过一定的审美意象反映一定的时代精神 。
譬如那首脍炙人口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开始也有小序,“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
”这交待了该词的创作背景 。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生前积极主张抵抗金人侵略,但受到投的打击 。
在无限悲慨之余,便写下了这首《卜算子?咏梅》词 。
但毛泽东也写下了这首颇具新意的《卜算子?咏梅》,用同样的词牌同样的题目,同样用梅花为题材,可是立意不同境界迥异 。
跟陆游那种苦闷悲观的情绪恰恰相反,毛泽东这首词却是自信昂扬乐观,这就是“反其意而用之” 。
毛泽东这首《卜算子?咏梅》词,写于1961年12月 。
这是苏共二十二大召开之后不久,赫鲁晓夫之流正加紧勾结帝国主义及各国反动派掀起反华浪潮,他们联合一气进行的反华大合唱可谓甚嚣尘上 。
为了坚定人们对于光明前途的信念,为了迎头痛击国际反华势力的猖狂进攻,毛泽东便写下了这首词 。
再次,毛泽东诗词充满奇瑰的夸张想象 。
作于1935年10月的《念奴娇?昆仑》,便称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
上阕极写昆仑的高大巍峨,但又对昆仑山因夏天山上冰雪消融而致江河泛滥成灾表示谴责,对于此,作者以反问句提出问题 。
下阕笔锋陡转,由自然界的炎热不均,想到社会的劳苦大众,并由此想到对于社会和世界的改造:“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于是,全词的境界也由此得以扩大深化 。
作于1957年5月11日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为作者怀念夫人革命烈士杨开慧而作,全词洋溢着悲慨与豪放之情,也充满着瑰丽的艺术想象与革命的浪漫主义,想象烈士的生命虽然牺牲了,但精神不死,他们的忠魂就象洁白纯净的柳絮轻盈地在飘扬腾空上升,祈愿烈士忠魂化作月宫中的嫦娥,此处作者化用了“嫦娥奔月”的典故:“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
”想象即使烈士的忠魂化为嫦娥,也仍为人间的不平挥泪哭泣:“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
”真是天上人间,为我所用,化为胸中丘壑笔底波涛 。
可以想见,作者若是没有对于革命事业的忠贞,对于烈士夫人的挚爱,对于劳苦大众的悲苦的怜悯同情,是绝对写不出此词的 。
作者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也颇有研究,对历史人物多有评点,并将这种研究用于诗词创作﹙《沁园春?雪》﹚,这首词除了给人历史的深度感以外,还给人一种绘画美,以致建国后,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的巨幅国画长卷——《江山如此多娇》,即取材于此词;有些诗词往往给人一种云开日出的奇丽之感﹙《念奴娇?昆仑》﹚;有些诗词适合于歌唱(《七律?长征》《蝶恋花?答李淑一》) 。
这说明作者在追求诗词的文学美的同时,也在注重诗词的音乐美 。
这说明作者于诗词创作“不刻意求工而求工”!正所谓“诗是激情的表现” 。
毛泽东诗词既是其天才与学养的结晶,也是气势恢宏壮阔的中国革命斗争史的反映 。
“文如其人 。
”由于作者伟大的政治家的身份,必然要反映在诗词作品中 。
正如毛泽东的书法一样,毛泽东诗词也是学养深厚才情卓越气势恢宏魄力雄强笔力挺健 。
继承了屈原李白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 浪漫主义”词风,而且在风格意境上又有所开拓创新,洋溢着时代的风流与不凡文釆非凡气魄,并拓展深化了人的审美空间 。
在给人艺术美的享受的同时,尤凸现了作者所谓的“诗言志〔1” 的艺术观 。
于有限的篇幅内包含着深广的思想内容 。
任情挥洒不拘法度风格多样但又视角宽广独特而深得关键,这使得毛泽东诗词在现当代诗苑词坛独领风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