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古诗是怎么读的( 二 )


啊 , 云涛 , 云涛 , 四面八方尽是滚滚云涛 , 大概从古到今 , 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 , 一直不曾解围吧? 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 。
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 , 南邻华山群峰 , 东望豫西平原 。
诗人立马城关 , 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 , 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 , 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 , 但气势却不见缓和 , 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 , 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 , 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 , 一座座争奇斗险 , 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赏析:自然 , 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 , 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 , 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 而这愿望 , 这激情 , 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 , 是完全合拍的 。
十九世纪末叶 , 在我国历史上 , 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 , 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 。
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 , 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
作者简介:谭嗣同(1865—1898) , 字复生 , 号壮飞 , 汉族 , 湖南浏阳人 , 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 维新志士 。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 , 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 ,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
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
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 , 失败后被杀 , 年仅三十三岁 , 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
...
除夜作 阅读答案
除夜作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 , 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 , 霜鬓明朝又一年 。
【作者简介】(701—765)  , 汉族 。
唐代诗人 。
字达夫、仲武 , 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 , 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
有《高常侍集》、《中兴间气集》等传世 。
永泰元年(765年)卒 , 终年64岁 , 赠礼部尚书 , 谥号忠 。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 与岑参并称“高岑” 。
笔力雄健 , 气势奔放 , 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
少孤贫 , 爱交游 , 有游侠之风 , 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
早年曾游历长安 , 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 , 寻求进身之路 , 都没有成功 。
在此前后 , 曾在宋中居住 , 与李白、杜甫结交 。
其诗直抒胸臆 , 不尚雕饰 , 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 , 大多写边塞生活 。
天宝八载(749) , 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 , 应举中第 , 授封丘尉 。
十一载 , 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 , 又一次到长安 。
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 , 为掌书记 。
安史之乱后 , 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 , 官至左散骑常侍 , 封渤海县侯 。
世称“高常侍” 。
《旧唐书?高适传》说:“有唐已来 , 诗人之达者 , 唯适而已 。
”除夕之夜 , 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 , “达旦不眠 , 谓之守岁”(《风土记》) 。
诗题《除夜作》 , 本应唤起人们对这个传统佳节的很多欢乐的记忆和想象的 , 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
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 , 看似平平 , 却不可忽视 , 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 。
这是一个除夕之夜 , 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 , 欢聚一堂 , 而自己却远离家人 , 身居客舍 。
两相对照 , 不觉触景生情 , 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 , 竟也变得“寒”气袭人了 。